年龄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的生存时间长度,通常用“岁”来表示。
当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年龄指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不可抗拒。
我想说的心理年龄与这种年龄却不同,当然与心理学上的智力年龄也不同。
心理年龄是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它是个动态而非固定的概念。
有时候,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表现。比如,有人在工作上的心理年龄可能很老道,但是在生活上却非常年轻甚至极为幼稚。我就认识一位朋友,早已飞黄腾达功成名就,但生活上却一塌糊涂,连如何啪啪啪都得花钱咨询。用他老婆的话说,这哥们儿“连猪狗都会的事儿,却做得不如猪狗”。这种人并不少见,尽管不容易被发现。
更多时候,心理年龄体现在某时某地并针对某事某人的某个点上。
这话有些绕,还得举个例子。
某一天在咨询,求助者是一家三口。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女儿上高一。记不清当时在咨询室内是因为一句什么话,父女之间发生了争执,父亲张口就对女儿骂了一句“放狗屁”,接下来女儿哭了,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位父亲又甩手给了女儿一巴掌。在女儿哭喊着摔门而去时,那位母亲先是说了一句“该打”,然后就和丈夫抢着跟我痛说女儿种种劣迹。
当时我的心也被这一巴掌打乱了,赶紧打断这对夫妻的话,建议:你们还是先去看着女儿,别出什么事儿!
没想到这对夫妻几乎异口同声,一个说:“她死不了!”另一个应和:“她真死了,我们也就解脱了!”
不能延迟满足,气急败坏或抬手就打,当然也是心理年龄的不成熟。
那么,“禅龄”是怎么回事儿呢?它和心理年龄有什么关系?
“禅龄”是我造的一个概念,它无法定义,只可描述。
“中国禅”的特点是平等不二。悟义老师说:“今天您比我境界高,您就是我师父,哪一刹那您迷惑了,就是愚者,一刹那间我开悟了,我就是佛,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法才是顿悟法。‘中国禅’的这个特点,从法的角度讲,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开悟早的,禅龄要比开悟晚的长;境界高的,要比境界低的禅龄长。如果没有开悟,禅龄就是零,就没有禅龄。
那日晚,和灵川先生在栈桥宾馆招待我们一从福州来的大学女同学吃饭。可能是临近过年,服务员的心都回家团聚去了,给我们上了一壶水,黄黄的,看颜色像上好的铁观音,但喝了一口觉得有些怪。打开壶盖,才发现黄色的是水中的杂质!
我把那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叫过来,刚想发作,却见灵川先生微笑着很平静地张口:“水中有杂质,给我们换一壶吧。”
我除了佩服和愧疚,已经没有能力说话了。
在医学院读书时,我高灵川先生一个年级,又痴长他两岁。灵川先生2014年跟随悟义师父禅修,满打满算禅龄也只有两岁。而我至今在禅修的门外徘徊,禅龄是零岁。
一个50岁的成人和一个48岁的比较,可能难以发现大的差别;但如果拿一个两岁的孩子去跟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或尚未出生的胎儿比较呢?那就是云泥之别了!
目前,灵川先生的禅龄长我两岁,他为兄为师,我为弟为徒;如果我再不精进,明年他就会长我3岁,以此类推。
两岁之差,如果我努力的话,说不定还能做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如果再不努力,很快就真的是“夫子奔逸绝尘”,而我只能“瞠若乎后矣”。
细思恐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