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创业后来怎么样了?曾年薪百万,辞职创业后消停了
工作讲究团队协作,团队里面有强有弱,相互扶持才能走的更远。假如团队里都是能力很强的人,团队很难走的远。假如能力很强的人合伙创业,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了?那个年薪百万的销售领导,消停了。
小王职场四年后,开始合伙创业,合伙人是从网络上遇到的很牛的人,从对前景的无线期待到团队的分道扬镳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摧毁一个团队的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部矛盾。
三个合伙人,一个是运营,一个是业务,一个是学徒,年龄:39、38、28.问题出在运营和业务上,两个人能力都很强,在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实施步骤上发生很多争执。三个人每个人一个方向开始突破,一个人扛起一个团队,结果可以预期。
学徒成了救火队伍,两个方向都要参与,最后的最后学徒身心疲惫,退出了,两个能力强的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分开了。
小王是学徒,他总结了几个教训:
1. 销售很多时候是不适合做领导的
合伙发起人是销售,业务上没得说,也是拿过年薪一百多万的精英人士。但从销售转向管理存在了一些问题,总共有两个:站的太高,不能落地;要求太高,坚持的时间太短。
销售拿的提成很高,接触的是大客户,材料和支持由运营团队提供,销售能力是十几年销售经验的积累,不太容易复制。让销售去整理一些资料,往往给了一个方向就走了,进度长期没有保证,与外界接触的基础是修炼好内功。
销售只要卖出产品就会有利润,企业要活下去离不开销售,企业要长时间活下去,离不开团队。没有基础材料的支撑,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其他人不是销售,需要时间去成长。短时间见不到销售业绩,轻易改变方向,团队士气打击太大。
2. 资金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
合伙人创业,所有人都出钱,可能为后期的分裂埋下隐患。一人出钱,其他人出力,就出现话语权的问题。定好的计划,确定好的步骤,在遇到意见分歧时,谁提供的资金,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
公司的法人是销售,销售从外面找到资金,另一个合伙人是运营。销售不懂运营,只看业绩。但当销售负责运营的整体方向和步骤的时候是灾难性的,关系不对等。销售提供资金,销售把握方向,当运营的成果达不到销售的要求,销售的话语权空前强大。
在公司盈利的压迫下,能够坚持多久,是对格局的考验。
合伙创业,分工明确,某个人可以很强,其他人配合。团队可以很平均,执行力强。假如都很强,内部矛盾的解决关乎生死存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