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近期一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一女士在一个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一老虎拖走,她母亲为了救她,牺牲了,她也被老虎咬成重伤,新闻出现后,各种扒底,说起因是这女的和老公吵架,于愤怒之下下车,随后被老虎拖走。
还有扒这位女士家底,说她是医闹者,出了这种事也是坏事做多了,活该的言论。
我讲一讲我从这个事件上面看到的一些东西吧,大概有这么些:
-1- 人性
这个事件是一件惨剧,却有那么多人当笑话看,很多人都是置身事外、居高临下的看待此事,扒事情的起因,数落女主的老公,批判女主等。且不论这个女人究竟是什么来路,究竟是善是恶,毕竟这就是一桩猛兽袭人的惨剧不是么。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不应该以看笑话的姿态去论断此事,此人。当然,现在的互联网也给了这些无聊的人足够宽广的平台去装13。
如果现在的人们,人性足够温软的话,断然不会先扒这事背后的原因,而更多的应该是对这个家庭的同情、对逝者的惋惜、对伤者的关切之情。所以我们的人性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似乎人们都变得更冷漠、更无情了。
-2- 规则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人性的随波逐流妨碍了这些人的认知,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力有时候还是有些可怕的,看过心理学大师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应该明白,巨大的情境压力会让人发生改变。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打破规则,并不一定是他的初衷,而是受到别人的影响。
规则和这个事件的联系有两点:
第一,这个野生动物园的规则设计得就有问题,怎么能让游客私自开车进没有围栏的虎园?如果当初设计了这条预防安全事件的规则,是不是就不会发生现在的惨祸?说明这个园长的水平太低,没有预见性,要么就是个原则性不强,可以苟且的人。
第二,这位女士肯定喜欢打破规则,这是一种习惯,你看她当时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都能做出这种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打破规则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她肯定是个经常喜欢破坏规则的人(虽然我只是猜测)。
我也很不喜欢破坏规则的人,原因有三,
第一,破坏规则的人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他人,也就是说他不仅会让他自己受伤,还有可能让身边的你受伤。
第二,破坏规则的人不仅不尊重规则本身,他们也不自重,所以他们也不会尊重守规矩的你们,放心好了。
第三,这类人没有敬畏之心,大多是狂妄自大之徒,没有什么真本事,反倒觉着自己很牛X。
我拿自己举例,我在公司层面也是某些规则的制定者,但是公司里总有些特立独行的人,想打破这些规则,妄自尊大,他们并不是不懂得敬畏,他们只是不把你当回事,这就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所以规则制定之后还不算完,还得严厉执行,得有强力的违规惩处措施,等你执行得好的时候,你反过头来看,那些曾经喜欢打破规则的人,反而不那么较真了,对你反而变尊重了,此时我虽然很想说人TMD有点犯贱,但是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执行得好的规则可以约束人,让人有敬畏之心,这就是规则的力量。
-3- 父母才是真爱
这个事件只有一位逝者,就是这位女士的妈妈。当看到女儿被老虎拖走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冲了过去,反倒是女士的老公当时畏畏缩缩。真爱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敢肯定这是这位女士的亲妈,而且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当时是那位女士的老公,我也不敢保证我有她妈一样奋不顾身的精神。
所以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懂得孝顺父母,百事孝为先,说得就是这个理。因为在你遇到危难时,能够为你挺身而出的,不一定是你今生最爱的人,而是你的父母。这位母亲一个箭步冲过去的那一刹那,我竟有点鼻酸,被这种无私的爱打动到了。
所以在我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并不想评判这位女士以及他的老公,因为他们都是可怜的人,据说车上还有小孩。想起这个本来应该安稳、好好享受生活的家庭却因此而遭受不幸,我就有些难过,虽然破坏规则的人很讨厌,但是受到伤害的人难道就不值得同情吗。
也许受罗素先生的影响,至今那句话依旧回想在耳边: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
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