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入学之前的教育,所以,幼小衔接成为了幼儿园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和任务。然而,如何做到“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步入小学后,新环境、新内容、新节奏、新要求会让孩子手忙脚乱、一落千丈,于是,纷纷希望或要求幼儿园“笨鸟先飞”——提前教授孩子一些小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些幼儿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希望能从“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长远角度出发,坚持“去小学化。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度过一段轻松、快乐的童年时光,让他们做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事。可是,当“不让教”的政策碰上家长们“要求教”的诉求时,教师们感到困惑又迷茫。
老师们,您心中“幼小衔接”与“小学化”的平衡点在哪里?您将如何为二者画上一条“三八线”?
一、科学全面地理解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少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是片面的,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真正的幼小衔接,除了关注知识与经验的衔接,还应该包括生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知识的学习也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主动建构。正是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幼小衔接被狭隘化,很多幼小衔接班和学前班也只是简单地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执行一年级的作息时间,对于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却涉及甚少。这样片面、单一的衔接内容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使幼儿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害无益。
二、“衔接”时间要尽早
一些幼儿园在孩子入学的前半年,甚至临近毕业的前一两个月,才关注衔接工作。部分家长或教师在“突击式”的衔接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致使幼儿身心压力加大,不但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还容易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恐惧。
教育需要循序渐进,科学幼小衔接的相关工作应尽早开始,并贯穿幼儿园整个教育过程。从幼儿入园起,教师就应该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准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会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教育,如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正确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同样,幼儿园应尽早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用正确的教育观引领家长,让其明确科学幼小衔接的意义,使其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此,一到大班就流失生源的现象便不会愈演愈烈。
三、“衔接”工作的主体要多元化
不少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但很少有小学主动与幼儿园对接,从而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现象。有些幼儿园力求衔接的方式丰富多样,如开展参观小学活动等,却忽略了家长和学校的能动性。虽然大家都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但互相之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合力。
据调查表明:小学老师更担忧新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而非知识储备。同时,小学老师并不支持提前学习拼音、写字,一是出于教学规范的角度,不少孩子提前学的笔顺和拼读并不规范;二是提前学和没学过的孩子同在一个班,会给教学进度的安排带来困难。
可见,由于彼此缺乏沟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往往“吃力不讨好”。在我们想着为“幼小衔接”和“小学化”寻求三八线时,其实已经不小心地“越线”了。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建立在幼儿园、学校和家庭充分沟通与了解的基础上,幼儿园应当主动发挥纽带作用,使衔接符合各方切实需要,而不是幼儿园或家长自己的“想当然”。
四、“衔接”的指导要关注个性
中国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都以大班额的集体教学为主,很多教育目标关注的是大部分孩子,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但理想的教育必须关注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幼小衔接也是如此。在坚持教育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也应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指导。如:有的孩子心理上对入小学排斥,那么培养其对做小学生的向往就应作为入学适应的重点;有的孩子对文字、数字有学习兴趣,我们大可不必压制其学习欲望,用适合的方法适度学习也未尝不可。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如能针对不同的孩子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这才是教育智慧的体现。科学的幼小衔接,仅仅有文件、规定和“禁令”,还远远不够。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跳过或缩短该过程,强求的教育果实一定是青涩的。打着“幼小衔接”的招牌,行着“小学化”之实的各种幼小衔接班和学前班可以休矣。在被误读的“幼小衔接”背后,有着商人寻求商机的逐利心态,有着家长望子成龙,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躁心态,但不应该有教师随波逐流、被裹挟的茫然心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守住自己的教育底线,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心态。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输在起跑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赢在终点。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在起跑阶段打好基础、调整好心态,使他们满怀信心地一路向前。
——END——
插画 | 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