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文学读书
解读《自卑与超越》——早期记忆与梦境,“以小见大”的人生

解读《自卑与超越》——早期记忆与梦境,“以小见大”的人生

作者: 君子九思焉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2:53 被阅读9次

你能想起来的最早记忆是什么?你又是否会经常做梦?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与你的人生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让个体心理学来为你揭开,早期记忆与梦境真正的面纱吧!

图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

人格之钥——早期记忆

记忆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提示器,记录着有关人们所有的局限和各种事件的意义。

个体接受到的印象数不胜数,人们只会从中挑选出自认为与个人问题有关的来纳入记忆,这些记忆代表着每个人的人生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帮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目标上,或是用过往经验中的意义来武装他们,让他们可以用一种更为可靠的、经得起考验的方式来迎接未来。

一个人的记忆永远不会与他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如果生活方式改变,那么他的记忆也就会随之改变。

早期记忆的特殊意义就是,它们以最本源的状态和最简单的表达展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在一名女孩的最初记忆中,她的姐姐经常带她参加各种聚会,而女孩是家中六个孩子中,除了姐姐唯一的女孩,因此她的姐姐很乐意到处炫耀她。

而关于这些聚会,她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一直被逼着说一些话“告诉这位女士你的名字”诸如此类。如果她不说些什么,回家就会被责骂。女孩开始讨厌出门,讨厌见到其他人。

从她的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最初记忆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我被带入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之中,但我发现这并不令人愉快,由于这些经历,我从那时起就讨厌这些所谓的合作和互动了。”

所以,我们应该能猜到她很可能到现在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我们还应该能想象到,当和别人在一起时,她会显得局促不安。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丧失了与其他人相处的轻松平等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

另一位患有焦虑症的男子,他只要走出家门就会感到焦虑不安,他的工作也不顺利,每次走进办公室他就开始哭泣,直到晚上回到家在他母亲身旁坐下才会停止。

他的最初记忆是:“我记得那是四岁的时候,我坐在家里的窗户旁,兴致勃勃地看着外面的街道和忙碌的人们。”

他想要观察别人的工作,而他自己只想坐在窗户旁看着他们。他相信自己无法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

若是想要他的病症得到改善,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从这种想法中解脱出来。

他的主要兴趣在于观察,然而他却受到了近视的困扰,由于这个缺陷,他反而在观看事物上投注了更多的注意力。

成年以后,本该要开始工作了,可他还是只想继续旁观,不想工作。其实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冲突的。

后来这个男子痊愈后,拥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而且和他的主要兴趣完全一致。

他开了一家艺术品商店,就这样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得以投入社会和劳动分工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期记忆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童年记忆必定与一个人的主要兴趣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从早期记忆中还可以看出儿童与母亲、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她是否能与别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个体的第一个记忆体现了个人生命观的基本准则,这是第一次令个体感到满意的对于人生态度的表达。这让我们可以知晓他们所选择的个人发展的最起点究竟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

现实的避风港——梦境

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梦境。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梦境与某种关于未来的启示有必然联系,在古老的解梦书里,提供了各种关于梦的解释,还阐述了如何以此来推测做梦者未来的方法。

做梦者认为他们在睡梦中是有遇见未来的能力的,而梦也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预言。

这些似乎都带有神秘的色彩,那站在科学的角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又是怎样看待梦境的呢?

阿德勒认为,梦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产物,每个人创造出的梦也必定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相符合。

而且我们发现,梦是由象征和隐喻构建而成的。不用直白描述,直接用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可以让人逃开常识。

人只有在不能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现实压力延及睡眠,一直提醒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做梦。

所以,个体心理学认为,梦的意义就在于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提供防护,以此对抗常规认知的压力。

如果个体正面临着一个他不愿利用常识来解决的问题,那么他就会借助于梦所唤起的感觉来肯定自己的态度。

梦和常识是一对死敌。那些不喜欢被感觉所迷惑,更乐于以科学的方式来行事的人很少,甚至压根儿就不会做梦。

而那些不想通过正常有益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愿意采纳更符合常识办法的人,会时常做梦。

所以生活方式就是我们梦境的编剧,导演。它们总是成功唤起个人所需要的感觉。

无论做梦与否,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一样的,只是梦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支持和辩护。

图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一名患有神经官能症的女患者,她野心勃勃,凡事要求完美、无可挑剔。她曾经陷入与一名已婚男子的爱情,这名男子的生意失败了,她本想与他结婚,而他却不能离婚。

接下来她就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将公寓出租给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却没钱支付房租。而且他不诚实,工作也不努力,她不得不请他搬出公寓。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她的梦与现状之间的联系,她正在考虑是否应该与一名事业失败的男子结婚,她的情人穷困潦倒,无法为她提供支持。

作为一个富有雄心壮志的女子,她不希望与一个贫穷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他使用了一个隐喻,问自己:“如果有人租了我的房子,却付不起房租,那我该怎样对待这样的租客呢?”答案是:“他必须离开。”

但这名已婚男子不是她的租客,两者不能等同看待。而她却通过做梦的方式,回避了依照常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只选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加以处理。

她将整个爱情与婚姻的大问题最小化,就好像问题简单到一个隐喻就足以表达一样:“一个男子租了我的房子,如果他付不出房租,就必须滚出去。”

个体心理学的治疗技巧总是致力于激起人们面对生活中现实问题的勇气,既然如此,梦会随着治疗进程而改变,转而展现出更自信的态度,那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阿德勒认为梦就是用来愚弄和欺骗我们自己的,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们很少能被理解的现实。

如果我们读懂了自己的梦,那它们也就不再具有唤起感觉和情绪的力量了,自然也就不能再欺骗我们自己了。那我们必将会更倾向于践行符合常识的方式,而拒绝梦的怂恿。

每一个梦的背后都是处于个人生活方式中的薄弱点,在面临特定的情形时,人们感觉到有必要对这些与之相关的弱点进行加固。

也就是说,它是由个体的生活方式所创造的,源于每个人对其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解读。

所以,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对它进行标准和格式化的解读。

好了,关于早期记忆和梦境,你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了~

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你处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它又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敬请期待我们下一期的解读——“家庭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自卑与超越》——早期记忆与梦境,“以小见大”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d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