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L重新出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4547/0457364b7bced851.jpg)
郭鹏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伸了个懒腰,他刚刚给一个驼背有九十度的老人家做了白内障手术,手术的难度不大,就是体位受限,不得施展。
他望向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接踵而至的汽车,把道路装点的如同车河,行人道上,是下班的人们,经过一天的工作,面带从容或急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4547/d3f93fd1b9e76902.jpg)
今晚有个战友聚会,他当兵时就在这个边城A市,而后几经辗转,他选择留在这个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
他心里想着,她,方嬅,应该已经到了,曾经的那个恬静、善良、清爽、干练的女兵护士,不知道33年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当、当、当,几声清脆的敲门声,他说:请进。门被推开,穿着一身灰色西服的宋医生,引领着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款款而入。
只见她身穿一件长款的黑色呢质大衣,短发上歪戴着一顶黑色呢子贝雷帽,腕上挽挎一个包包,向他微笑着走进来。
宋医生说:郭董,您的战友没有去安排的酒店休息,说要先过来看看您,我就带她过来了。
郭董笑着迎过来说:方嬅,欢迎欢迎啊,要不是我上手术台,我就去接你了,33年没有再见了,容颜依旧啊!拥抱一下吧。
芳嬅也笑着说:33年了,怎么会没有变化呢,只不过,无论如何变化,我还是我呀。
他们笑着互相拥抱,久别重逢,要说的话太多,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美好回忆
方嬅打量着郭鹏,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几道皱纹,还是黝黑的面容上,依然能寻找到年轻时的模样,他们曾经在这个边陲小城的部队医院里共事过,那时,她是护士,他是卫生员。
共同经历的过往,把他们从现实拉回到过去。
郭鹏比方嬅小一岁,18岁的方嬅,经常帮助17岁的郭鹏打扫卫生、倒垃圾。
他们所在的部队医院,如今在这个城市已经不存在了,院址已经变成了一所职高学校。
但,在他们的记忆里,医院还是原来的样子。
那是一座工字型的二层楼,东西朝向,一进大门,正对的是药局。前楼一层是宿舍,男兵在左,女兵在右。二层是内科。
后楼一层是放射线科和供应室,二层是外科。郭鹏和方嬅,就是在外科上班。
工字楼的后面是食堂、洗衣班、木工房和锅炉房。
方嬅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冬季的上午,夜里无声无息地下了一场大雪。
当方嬅和郭鹏一起抬着垃圾桶走到楼外时,生长在南方的郭鹏,兴奋得扔下垃圾桶,就地打滚,他第一次真真正正的见到了北方雪的样子,感觉好神奇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4547/8a4c78a975a98865.jpeg)
屋顶盖上了一层白雪,门前树木的枝头上挂满了晶莹的雪花,变成了一颗颗白色的树挂,地面上也被白雪铺满,呈现出一行脚印似的雪窝窝,雪,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世界都变成了白色,像童话故事一样。
方嬅虽然生长在北方,早已习惯了冬天的雪,但她每次看到雪后的景致,还是被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所震撼。她看着郭鹏笑,说他像个小孩子,而她心里也一直把他当小弟弟一样看待。
方嬅正想着,冷不防,一个雪球朝她飞过来,打在她身上,原来是郭鹏打过来的,他黝黑稚嫩的脸上,露出雪白的牙齿,对着方嬅得意的笑着,方嬅也不示弱,团好一个雪球打过去,他们就这样在雪地里打闹了一会儿,方嬅的白大衣已经湿漉漉的了,郭鹏也好不到哪里去。
快到上班时间了,一会儿护士长要是看到了,又得挨批,他们像二个淘气的孩子一样,跑回科里,更换湿透了的白大衣。
郭鹏回忆说:那时我是卫生员,科里就一个卫生员,打扫卫生、拖地,一个人都可以做,就是倒垃圾一个人不成。那时,只要方嬅值班,她做完自己的工作后,都会帮助郭鹏一起倒垃圾。
可是,有一次方嬅对郭鹏说:今天是最后一次帮你倒垃圾了,护士长不让我再帮你了。郭鹏听后,心里很难过。
郭鹏还记得在他18岁生日时,方嬅送给他一个折叠凳作为礼物,让他很意外、很感动。后来,这个小凳子被麻哥要去了,他心里还挺不好受的,但这件事他却一直念念不忘。
那时他多年轻啊!好奇、羞涩、没有自信,其实在他心里,年轻懵懂的他,一直把方嬅当神仙姐姐一样爱戴,只是偷偷地埋在心里,不敢说出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他终于对她说出了他年轻时的心愿。
方嬅理解和感动,谁没有年轻过、暗恋我、失意过、蹉跎过呢?也许经历过了,人,才会成长吧!
二、战友聚会
郭鹏问过方嬅,到A市来,想见那些战友,方嬅说:当然是想见和我们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了。
郭鹏和方嬅聊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已到,他们一同下楼,此时,下班后的医院,已经看不到病人的身影,只有值班的医护人员,看到郭鹏走过,一路说着:郭董好,郭鹏也亲切地回应着。
走廊里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这是医院里独有的气味,即使回到家里,这气味也会一直跟随。
郭鹏打开停在门口的路虎SUV,请方嬅上车,他亲自开车,来到离火车站不远的酒店,今晚,方嬅被安排住在这里,因为离车站比较近,明天上午她走时也方便,聚餐也是在酒店的餐厅。
在车上,方嬅就一再声明,她不能喝酒,一定不要让她喝酒,郭鹏答应了。
终于见到了阔别33年后的战友,虽然容颜易老,但战友的情分却不减。
护士长,已经70多岁了,还是那样瘦瘦小小、精明干练的样子,她早已退休,但,还在一家养老机构上班,负者写写报道,她的老伴儿,曾经是分院的副院长,患脑中风后已成植物人,瘫痪在床有五年之久了,雇人照看着。
生活的磨砺,并没有击垮她,护士长还是那么乐观、积极、不服输的性格。她亲切地拉着方嬅的手不放,此时就像一个大姐姐,再见到久别重逢的妹妹一样。
麻哥,曾经是分院唯一的一名男护士,也是方嬅从总院调到分院时,带过她的师傅。身为湖南籍的他,个头不高,没有发福,一双大眼睛还是那么晶亮有神。他在外科当护士时,成功追求上了一位A市的姑娘。后来他改行当了药局的主任,转业后自然留在A市。
春生,原是药局的师药,他个头不高,还是原来的样子,方嬅对他的印象,就是好脾气,无论你什么时候取药,他都会笑脸相迎,夜晚有急诊时,经常把他叫醒取药。后来他转业也留在了A市,是从A市的市纪检委主任退下来的。
薛勇,是分院的女干事,她的模样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还是团团脸,爱说爱笑的样子。
她最初也和方嬅在外科共事过,因她写作能力很强,改了干事,转业在A市的公安局,干到警监退休的。这一点倒和方嬅相似,只不过方嬅还有三年才退休。薛勇来到分院后,第一个带她的师傅也是麻哥。战友们开玩笑地说:还是麻哥厉害,带出两个警监徒弟。
其余三位,是在方嬅调走后来到分院的,只知其名,了解的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战友们的相谈甚欢。
战友们互相问候着,回忆着过去,聊着现在。
坐在正席位置上的自然是郭鹏,他无疑是最成功、最受瞩目的一位。
方嬅坐在他身边,倾听着他是如何从一名士兵,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上市集团的郭董。
三、心里路程
郭鹏当了一年的卫生员后,又被安排做首长的通信员。所谓的通讯员,就是负者给首长收发信件、报纸,负者首长在生活上所需。
一天,郭鹏因为忙于其它工作,忘记给首长送报刊。首长很生气,严厉地对他说: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给你一辈子的时间,你也达不到我现在的地位。
郭鹏当时很羞愤,但表面上还要听从首长的批评,低头认错。但在他的心里,却埋下一颗种子,他暗暗发誓,我不会一辈子甘于人后的,我一定要出人头地,到那时,即使是首长这样的人,都要仰视我。
从那时起,郭鹏像似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在A市图书馆办了一个借阅证,工作之余,他开始博览群书。
他想从书里,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也许曾经当过卫生员的缘故,他喜欢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喜欢身穿白大衣救死扶伤的医生,喜欢像白云一样轻盈温柔的护士。
郭鹏下定决心,他想成为一名医者,不是普通的一名医者,而应当是优秀和出色的医者。
定下目标之后,郭鹏开始有计划地复习高中课程,没错,他想参加高考。
三年服兵役期满后,院领导鉴于郭鹏的表现,想给他改志愿兵,这是多少从农村走出来的士兵求之不得的,不但可以继续留在部队,还有工资可拿,也不会耽误结婚生子,这似乎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但郭鹏放弃了这看似优渥的条件,他选择复原回家,然后参加高考,那一年他20岁。
临走前,他再一次漫步在A市的街路上,这个不大的边陲小城,只有一条主路,他早已熟悉这条路上所有的商场、书店、影院所在的位置。
他抬头仰望着路边的银杏树,透过那一片片扇形的叶片,看着阳光穿过,洒落在地面上的斑驳阴影,再过一段时间,银杏叶片就会泛黄,那时的街路会铺满银杏叶,那纯粹的黄,是醉秋的颜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4547/400f54bdf86c3982.jpeg)
今年他看不到这抹秋色了,心里有些难过。
他不知不觉来到江畔,悠闲的人们,三三两两从他身边走过,他看着那座跨江大桥,看到江船上游客的一张张笑脸,他也想起了和战友们一起到江边游玩,足蹬脚踏船时的情景。
他信步又来到山上公园,蹬上了位于山顶的六角凉亭,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整个A市被江水环绕着,就像一条环形玉带,剔透而明亮。
这座城市,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有清新湿润的空气,干净整洁的街道。
春有杜鹃花的盛开,夏有江风习习,秋有铺满银杏叶的金黄,冬有白雪皑皑的银装素裹。
郭鹏喜欢这座小城,即将离开,心有许多不舍。
但他暗暗发誓,终有一天会再次回来,到那时,他不会在是过客,而应当是这座城市的一员。
四、复原回家
复原后的郭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个不足百余户,地处山凹凹里的美丽小山村。
山上的苹果树、梨树、枣树、山楂树已经硕果累累,快到采摘的季节了。
田地里一片片泛着金黄色的稻田,稻穗已压弯了稻杆,还有绿油油的黄瓜、辣椒、豆角挂在架上,地上躺着的是圆滚滚的西瓜、大冬瓜。
站在山丘上,寻找着那个熟悉的院落,屋顶的烟筒冒出袅袅炊烟,慢慢升腾着,最后融入到天空之中。
院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娘亲,在忙碌着喂鸡喂鸭,门前坐着的,手里拿着一个烟袋锅的男人,是他的父亲。
这一切是那样熟悉,曾多次出现在他的梦中。
郭鹏快步向家走着,第一个发现他的是家里的大黄狗,黄黄欢快地飞奔到他面前,摇着尾巴围着他转圈圈,用它那毛绒绒的大脑袋,蹭着他的裤脚,似乎在说,你终于回家了,想死我了。
黄黄转身又跑回家中,冲着二位老人汪汪叫着,似乎在报告小儿子回家的消息,二位老人差异地看着黄黄,不明就理,一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前的小儿子,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背着行李,肩上携挎一个黄色背包,那样英武。
是大鹏回来了,妈妈高兴地呼喊着他的名字,一把将他拥入怀里。
郭鹏也哽咽地喊了一声爹、娘,我回来了。
老爸用颤动的手接过他身上的背包,嘴里说着:回来好,回来好。
妈妈张罗了一桌晚饭,把嫁到邻村的姐姐也唤回来,哥哥嫂嫂也从田地里回来,还有侄儿和侄女,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在欢声笑语中共进晚餐。
久违了的亲情,久违了的家的温暖,在郭鹏心中荡漾着。
父母亲问起郭鹏今后如何打算,他说:他想考大学,想当一名医生。
父亲说:如果你决心已定,那就好好努力吧!我们这个小山村只出过一名中专生,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呢。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你娘身体都硬朗,再说还有你哥哥嫂嫂在身边照顾呢。
哥哥嫂嫂都是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的,他们也表示赞同,说:你安心学习吧,家里有我们,如果能考上大学,不也是为我们争光吗。
姐姐和妈妈自然也是赞同的,姐姐一直认为,这个自小就聪明伶俐的小弟,长大后,会是人中龙凤。
看到一家人都支持他,郭鹏很感动。他说:我一定不辜负家人对我的期望。
五、重返校园
郭鹏只在家住了二天,又打起背包,赶往T市,他报了复读班,和比他小二三岁的同学们,一起学习。
时间距离明年的高考还剩八个月,郭鹏感到压力很大,即使头悬梁锥刺股,恐怕也来不及了,他有这个思想准备。
他不怕,三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只要是对的,他认定了的,就会一往直前。
一次考不上,那就明年再来,他还有参加四次高考的机会,他绝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郭鹏又一次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讲课,他是班级里年龄最大的复读生,也是最认真的复读生。
听不懂的就请教老师,问同学,课间休息时,教室里往往只有他一个人还在伏案学习。
好在这个复读学校提供吃住,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郭鹏计算了一下,八个月的时间是5760个小时,就算他一天睡4个小时,也要减掉960个小时,那么留给他的时间就剩下4800个小时了。
他必须争分夺秒,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时间如同黄河的水一样,奔流不息。转眼之间,高考临近。
郭鹏在亲人们的瞩目下,像奔赴杀场的战士一样,英勇无畏,经历了240天的磨砺,检验的时刻到了。
等待发榜是最折磨人的,郭鹏回到家里,帮助父母干这干那的,就是不让自己有闲暇时间多想。
当得知自己考了570分时,郭鹏一个人向山上跑去,他登上山顶,大声呼喊着,我赢了、我考上了、我成功了,随之,双手掩面而泣。
那一年,本省一本录取分数线是,文科441,理科430。
郭鹏成功地被东北一所985大学的医学院录取,学制五年,那一年他已经21岁,比其他同学长3岁。
26岁本科毕业的郭鹏,又成功考取了本院的研究生,学制三年。
郭鹏在读研一年后,一天,他的本科同学,也是同寝室的李原来找他闲聊。
李原比他小四岁,毕业后在本市的一家省级医院实习,并留任医生,由于他聪明勤奋,医院又很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所以,他的事业已经风声水起,郭鹏很为他高兴。
等李原走后,郭鹏陷入沉思,等他研究生毕业时,他已经年近三十岁了,上大学已经错后三年,再加上三年的读研,那就是六年。
人生又有多少个六年啊,尤其是青年时期的六年,岁月不可蹉跎,更不能辜负。
郭鹏想了三天三夜,他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继续读研,他怀揣着学士学位证,踏上了自己梦想的征程。
六、重返小城
郭鹏早已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城市,那就是他曾经在此当过三年兵的A市。
这是他离开七年后,再次回到了这座城市,这个让他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这个边陲小城,临江新建了几座高楼,给古朴无华的小城增添了几许现代的氛围。
此时已到盛夏,但小城却没有燥热难耐的气息,有的只是徐徐的江风和略带湿润的空气,街路依然是整洁的,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恬淡,似乎对生活和这座小城都很满意的样子。
郭鹏应聘到一家市级医院当一名眼科医生,他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他在工作中成长,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
在此工作七年之后,郭鹏又一次选择离职,开创自己的一番天地。
郭鹏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建了本市第一家眼科医院,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二十年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七、功成名就
要说的故事会很长,但简单说说,一句话也可以概括。
正面的话语可以鼓励人,但负面的语言,虽然扎心,但却能激励人奋进。
所以,郭鹏,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成就了如今的自己,他也感谢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取的这个名字:“鹏”。
鹏是传说中由鲲变成的最大的鸟,一个真正的鹏,终会展翅高飞,不甘人后的,他会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而今的郭鹏已经变成了一个技术精湛的眼科医生,他的眼科医院,在当地很有名气,他已经在其它城市开了几家分院,而集团已经于三年前上市。
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他愿意把光明带给需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