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著作及其思想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6:18 被阅读0次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前期思想家,开道家列子学派。列子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他隐居郑国四十年,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淡泊名利,贵虚尚玄,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即《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经永嘉之乱以后,只留存《杨朱》、《说符》两篇。今传本《列子》八篇由东晋张湛的先人重新搜集残篇编成,其中章节有重复之处,而且混入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如《天瑞》篇讲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章,文字全与《易纬·干凿度》相同;《周穆王》篇所载周穆王西游的经历,文字全与西晋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相同。但是,今传本《列子》并非出后人伪作,如《杨朱》篇为杨朱主要学说一样。杨朱讲到“田氏之相齐也”,“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足见确是战国时作品。《列子》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的思想

西汉刘向认为,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

张湛认为《列子》之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着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贵虚”是列子的中心思想。《天瑞》篇解释“贵虚”就是“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即要自己修养到忘记自身的形骸,好像已经驾空乘风而行,列子把这样的境界叫做“履虚乘风”。列子认为,虚静符合自然的本性,可以心意凝聚专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与状态。这为庄子的“坐忘”、“心斋”学说开了先河。

列子认为,道是生化万物的,但它自己却不生不化。在产生天地万物之前,宇宙已经经历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易”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太初”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中的“一”,“太始”为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此时“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这种宇宙生成论,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相关文章

  • 列子著作及其思想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前期思想家,开道家列子...

  • 列子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1]。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

  • 悦读社发言(185)

    儒家思想如何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列文森最重要的著作。本书讨...

  • 北京部分极富哲理性的地名与《论语》

    《论语》是记录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

  • 《论语•雍也》:孔子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

  • 《列子》的宇宙思想管窥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

  • 列子文化:教育思考

    列子宗根教育概述第02篇 列子御风修行,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其中体现着独特而完整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列子教育基...

  • 列子:智慧不在于学,而在于悟(转)

    列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列子名字叫列御寇,是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在后来的道教中,列子被尊称为冲虚道人。据《庄子》和...

  • 读《梁漱溟日记》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思想家、爱过民主人士,著作有《中国文化要义》、《读书与做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

  • 说符:持后而处先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说符第八01总第088篇 “说”,言论,及背后的思想意念;“符”,凭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列子著作及其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e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