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里人啊

作者: 花禾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4:08 被阅读0次

来上海之前的人生,活动范围都还是河南。大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乡情,在乡里言乡情,倒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浅薄。因处其中,不觉其深,就是浅了。大抵都是本省,似出了国门,都是中国人,理应照应。这道理该从哪里讲清楚,大概是,我们同家,同家故而熟络,血浓于水,故而排斥外家;推之既是,我们同族,故而排斥外族;我们同地区,故而排斥外来人;我们同国家,故而排斥外国人。如此就通了。尽管同家的,恩怨情仇比不相干的人还大,同族的,世代纠缠,无止无休,同地区的,互不服气,同国的,在一起也总斗来斗去,互相倾轧。可到了贴群体标签时,则心力都使到一起了。所以西方人有黄祸论。可英法德也未必就同心,也要斗来斗去,比跟中国的斗争史还长,还苦大仇深。但皮肤标签最易辨识,就像打仗时的战服,在军营里内讧起来,也能两个班两个连死去活来,战场上就成了大家都是黑衣服,所以一家人,大概也是源于人类天性抱团,趋利避害的本能。善于斗争也是本能。斗争自然也要团结力量,这时候素不相识之人,便要有共同点,大而广之,就是肤色,民族,标签划分,简单容易。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到了上海之后,老乡见老乡,已经是稀有了。稀有,便显得珍贵。能够在口水战和心理归属感上,找到同类。尤其在外乡人聊天,总要有你是哪里人的诘问,这是外乡人的难题。大概再没有北京上海本地土著的一句,“我是北京人”,“我是上海人”,来得自豪。这自豪是天生的,似乎与生俱来,就像封建社会里的贵族世家。外地人多少还是自卑的,人因为出生地的自卑,算是滑稽。不知这自卑感,走出国门,会不会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自卑。就连江苏也不叫江苏了,要划分为苏北苏南,好好的一个省,硬生生被拆成两半,大概历史还未有过。苏南富庶,苏北穷,来上海以后,才知这叫法。在河南读书时,有同学来自江苏,江浙皆土豪的感觉,是共识。也是明晃晃的地区标签。

大概本地人和外地人,在讨生活的游子身上,有切肤之感,倒不至于十二分痛楚。毕竟皆有的痛,一起分担,便不够痛了。地域歧视的文化,也总还是势利世俗眼光的宿命。就不知是否为我们的特色。毕竟人性大约相通,西方人提倡黄祸论的时候,好像他们踏平大洋洲,赶跑印第安土著的历史不存在。总还是独霸天下,最是好的。本地人的一丁点优越感,也只有建立在比自己更窘迫的人身上。用我们的词语来说,就是欺上压下,踩在下面人身上,踮起脚,就能看到更远的世界。也是文明的骄傲。

骄傲成了凌辱,找到比自己弱的目标,继而拿出武器,继而打杀之。目标愈少了,乐趣便愈少。没有目标,这乐趣也就无从有了。把宰杀当乐趣的人类,最后又要拯救生态系统。大概也是悲哀。

相关文章

  • 你是哪里人啊

    来上海之前的人生,活动范围都还是河南。大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乡情,在乡里言乡情,倒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浅薄...

  • 何处是故乡

    对于每次人问,你是哪里人? 这个问题,自己总会带着戏虐的回答方式,先反问,你是哪里啊? 对哦,我是哪里人呢? 作为...

  • 河北征文|此去经年,提及邢台,全是有关于你

    “你是哪里人啊?” “河北邢台。” “啊哦,我也认识过一个邢台的人呢。” 1. 那个人,是你。 叫我丫头的你,被我...

  • 江西:一个被遗忘许久的省份

    “你是哪里人啊?” “江西” “湘西?山西?” “滕王阁、景德镇、庐山知道吗?” “他们是江西...

  • 利用开放式提问让对话进行下去

    -A:你是哪里人啊?-B:杭州人-A:你是什么工作的?-B:技术?-A:你有什么兴趣爱好?-B:阅读、游泳等 这样...

  • 奶奶

    ———007er 第14篇成长记录——— 你是谁?你是哪里人,你吃过饭了吗? 你是谁?你是哪里人?你吃过...

  • 你是哪里人?

    在那些挤满了外来人员的城市里,遇到陌生人搭话,或者想了解一个朋友,人们可能往往会问“你是哪里人?”以前一听到这个问...

  • 你是哪里人?

    今天多同学下班早,下午五点多我们就各自把晚饭吃了,放暑假以来我们第一回这么早吃晚饭。 说“各自”吃饭未免有点奇怪,...

  • 你是哪里人?

    文:莠子 原创作品,如转载请与“莠子”联系授权。 有很多拿鲁迅籍贯开涮的笑话,比如答题时写上,鲁迅,浙江周树人之类...

  • 你是哪里人?

    和某人一起坐公交车,聊着天聊得正起劲呢,突然之间有个电话进来了,一看是我老爸的电话,手一滑就接了,因为我们聊天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哪里人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hb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