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赛课。由于学校是新建校,所以年轻教师特别多。看着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庞,不禁感叹青春真是好。当然,于赛课而言,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上课的质量,真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年更比一年强啊!今年的课最大的进步在于他们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而不是品德、科学或者是其他课。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文以载道。”一节语文课如果只有人文性,如果只关注到文本中的“道”,而忽视了承载“道”的“文”,那么语文教学就只是一张空皮而已;相反,如果只关注到“文”,只关注到工具性,那么语文课堂就是死的。几位青年教师所执教的课,都在最大限度的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能抓住关键词句这一语文课的细胞,教出语文味。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词句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王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一课》,抓住了动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动词,通过动作表演体会动词的含义,感受动词与名词的合理搭配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靳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老师抓住了“对话”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读、划、对比朗读体验中加深对问句的认识,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个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词句的学习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入门内容,这样慢慢的让孩子进入更深层次的语言学习。
能抓住语言形式这一语言的根基,教出语文味。文章要表达“道”,都是需要一定的形式的,所谓的内容与形式要有机结合。比如文章的写作方式、叙述视角,语言的使用方式等。如果忽略了对形式的把握,把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写作思路等弃之不顾,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语文味道。比如朱老师执教的《记金华级的双龙洞》一课,老师从回顾学过的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入手,进而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进而梳理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再次深入感受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这样,用一节课的时间把相同类型的文本整合在一起,强化了“空间顺序”这一写作方法。又布置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课后练笔,实现读写互动。
能抓住文体样式这一语言的元素,教出语文味。不同的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同的文体背后也蕴藏着不同的语文知识。比如名词,如果是科学类的文本,那么名词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如果是文学类的文本,那么名词就是一种意象或者意味了。比如李老师执教的冰心的《短诗三首》,老师就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式,抓住诗歌的内涵体验进行教学,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比如“风雨”一词的不同理解,老师采用把冰心回忆母亲的散文拆分,作为对诗歌的引读材料,一步步深化对母爱的感受。这样,“母爱”就不是一个空洞的词了,而是事事处处对自己的爱护和关心,母爱就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事例。
语文课堂,作为母语学习的主要阵地,需要我们老师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恰当进行实践练习,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