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医祖”,他就是“扁鹊”。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
1、扁鹊的大哥是发现你可能要得病,提前纠正你的不良习惯,让你没机会得病。
2、扁鹊的二哥是发现你刚有了一些疾病的征兆,就能给调理好了,让你没机会得大病。
3、扁鹊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使重病之人得到缓解和很快治愈。
我们对于习惯的认识其实也和世人对扁鹊医术的认识是一样的。
1、早睡早起、健康的饮食与运动习惯远比打针吃药更高明,这个道理从我们懂事开始就已经知道了,但是认真照此去做的人又有几个呢?只有像扁鹊的大哥一样,懂得这些好习惯的价值的人才不会得病,成更容易成功。
2、凡事需要坚持才能成功,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大多数人不都是半途而废了吗?
好习惯成就人,坏习惯毁灭人。懂得坚持好习惯的人,才没机会栽大跟头。
我们大多数得了大病都希望遇到名医,就像倒了大霉就盼望着高人指点能药到病除一夜成名一样。
把别人的成功归功于运气好或者有天赋,却并不知道天才也不过是勤奋的结果。
莫扎特 是大家都公认的音乐天才。他1756年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 Salzburg )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 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 岁跟随父亲学钢琴,5 岁作曲, 6 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 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莫扎特曾自己说过:“我每天花12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个字掩盖了我所有的努力。”如果现代的用1万小时天才理论解释,从3岁到8岁每天浸泡在音乐里和每天的持续练习,就早已超过了2万小时。
习惯于把成功当成中彩票,也正是因为这种心里,只重结果,只想速成,干货盛行,实则无用。
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成功的人生都是一个样子,都有共同的好习惯。失败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同样也有花样百出的坏习惯。
你对习惯的认识,决定了你的能力水平
行为是果,习惯才是因。很多病也是因为不良的习惯引起的,习惯才是绝大多数行为背后真正的根源。
因为我们习惯于等到了病情十分严重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