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沙漠,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万里黄沙,百里无水。然后还会很容易联想到,如果我们在沙漠里行走,没有了水,会出现一幅怎样恐怖的景象。
当然,我们还会想到那些在沙漠中顽强生长,虽然渺小,但异常坚强的几株小草。还有那看见一汪清水而带来的喜悦。
传说,二千多年前,波斯人和其他中东地区古代居民就掌握了在并不寒冷的夜晚,在沙漠中将水制成冰的技术。当然,这不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寓言:一块在撒哈拉沙漠深处的冰,被太阳融化得只剩下一小块了。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时才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寓言虽然简短,但寓意却很深刻:处于太平顺境之时,无论是谁大家都相差无几;处于艰苦环境,那正是彰显最高自我价值的时候。
再引申一下,就是: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到了需要你的地方,你才能更好地显示出你的价值。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我想在这里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故事是这样的:
说有一个妈妈,家庭条件很不错。她在儿子18岁成年礼的时候,神秘地拿出一块手表,说是姥爷传下来的。
她让儿子把这块表拿到商场的修表店,问问看能值多少钱。儿子回来后告诉她,说修表带的人告诉他说这表太旧太破了,他只能出30块钱。
他又让儿子把表拿到转角的咖啡厅去问一下。儿子回来后告诉她说,咖啡厅的老板认为表盘很精致,可以用来做装饰,他可以出300块。
妈妈说你可以再到古董行去咨询一下价格。儿子在回来的路上偷着乐,他告诉妈妈,古董行的老板说他可以出23万,价钱还可以商量。
妈妈听后不紧不慢的对他说,你再拿到博物馆去看一下。回来后儿子惊喜地对他说,博物馆可以出到260万。
妈妈若有所思的对他说:“《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看懂别人是智慧,能认识自己的才是真正的聪明。通过这件事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人其实和这块表是一样的。只有把它放在对的地方和对的人相处,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把自己放在错误的位置和环境当中,即使你再有价值也是一文不值。”
“冰”不正如这块表吗?在沙漠中,虽然环境恶劣,但。给缺水的沙漠带去水分,给沙漠的植物带去清凉,不正是一个正确的位置和正确的环境吗?如果去了北极,面对的是冰天雪地,它难道不是一文不值吗?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在当时环境之下,曹操、东吴都已有相当气候。他为什么却还“躬耕于南阳”,等待着刘备的来访呢?因为他深深的知道,辅佐刘备是他这一生中最为正确的选择。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刘备相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势力最弱,甚至还没有一块落脚之地,到处漂泊。人才也极为缺乏。诸葛亮知道,这个时候他投奔刘备就正如刘备所说,我得诸葛孔明就好像是如鱼得水。二是他看中了刘备的雄心壮志。三是他知道刘备对他会言听计从。这点也是最为关键的。没有这一点他就没有才能发挥的空间。
诸葛孔明选择刘备,正如“冰”选择了沙漠。如果他当时选择了曹操或者孙权,那么,就正如一块回到了北极的冰。当他落入了众多的谋士之中,也许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的名字也许就不会流传到现在了。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
如果她选择在城里面当个老师,那一定也是一位好老师。然她选择了偏远的农村,选择了艰辛,正如冰选择了沙漠。因此,他除了是一位好老师以外,还成就了她的伟大与光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