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标签化,浅谈观后感
《喊·山》:迟来的推荐,触动心灵足矣学习电影理论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政治意识、后现代批评、后殖民批判、女权主义视角、反现实、历史主义等等条条框框的桎梏。
以至于走进电影院,就算不带着掉书袋的这一套,我们却总能如同CCTV的足球点评员一样热情洋溢地指点江山一番。倒不是叫我们观影人闭嘴,但好歹不能太双标。当然标准这东西,尤其对于电影而言,真的偏私人。如果一定要要公平公开公正,那必须得做到一套标准。因为评价总是得站立场,并无绝对的客观存在。
偶遇《喊·山》,对其只有一点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的印象。整个画风就在类似《暖春》(一部小学时代赚足眼泪的农村收养题材的电影)拉开了序幕。
且不说,导演自身对片子的定位。观众不能一看主题和排片率就把电影贴上了文艺片的标签。《亲爱的》应该没有被收拢进文艺片的题材?还记得当初为了看《念念》愣是找遍了苏城的影院,才终于在饭点看了这片,的确网络上好评较多,但受众太小。《喊·山》在豆瓣上一开始就遭遇了大面积的批评。有观众打着配不上文艺片的旗号,口诛笔伐。批评是一种促进电影艺术进步的手段。但先入为主的观念的确害人不浅。只不过风评的好坏与否,并难改上座率与票房的尴尬。看到一条点评,观众能够有所触动,至少说明导演在某个角度完成了使命。当下虽然很认同,但回头又想那么多大IP电影,粉丝们的触动恐怕不是有所这么简单了。但至少说明一点,这样的作品还算是完成了一点工作。
《喊·山》:迟来的推荐,触动心灵足矣从电影整个布局来看,导演的野心也许还算大。他企图容纳的是对拐卖妇女儿童问题的关怀,但整个影片又不肯放弃对爱情的追求,他的理想主义与电影的现实主义的交织,基本上完成了矛盾的冲突。我不知道文艺片是不是排斥简单的爱情,但至少这碗爱情汤比顾里与顾源的爱情风沙论让我感动不少。至少红霞与韩冲的感情能够让人感到爱情的生命力,这种演绎不得不说是演员本身的功底。尤其是通过演员的眼神与动作来取代台词所传达的信息,这一点,电影完成度非常之高。女主角郎月婷全程无台词的表演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同时男主角王紫逸以饱满的状态也完成了角色的塑造。光凭这两点足够让作品成为艺术。抛却华丽的舞台布景和鲜美的肉体之后,我们尚能感受到爱情的力量,这就是红霞与韩冲之间的感情带给我的触动。当然这份感情在这个山沟沟里显得十分的突兀,但又不是毫无来由的。电影并非将这两个理想主义的人硬生生地安插在这个闭塞的村庄。这可能是要归功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目前仍未拜读鲁迅文学奖与人民文学奖的大作)。
《喊·山》:迟来的推荐,触动心灵足矣观众对于导演的野心的把握和要求更多的是在导演可能最初要完成的使命,就是对拐卖问题的关注,但可惜的是,或者是电影却很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这个问题。这的确是观影者对电影诟病最多之处。当然这也是观众对电影人的一个重要的期待。由此也可以得知,中国的观众并不是完全的没有期待,而同样的中国的电影人也不是完全地在戏耍观众。当然中国人口众多,绝对有一定数量的人是能够触及这个关怀点的。但上座率与排片率同样说明了市场导向的电影发展态势。当然电影本身的演员的明星效益和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明显是小成本制作,难以与商业电影抗衡,这点是基本的事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今天的电影市场与过去大为不同。曾经是电影成就演员,而如今大多演员成就电影产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成就电影产业的诸多明星很大程度上却缺乏基本的演员素养,只能说是粉丝效应和娱乐媒体操纵的结果。但要明确的是一切的批评都存在个人的观影体验。批评本身就是主观活动。
写文最初的目的在于表达对电影的一种希冀之情,同样也希望有缘人可以一起来观看这部影片。虽然算不得上乘之作,但绝对不辜负你的100分钟。
一个哑女、一个深山青年、一段童年拐卖往事、几件离奇杀人案件。
一段朴素但又充满生命力的爱情、一对与大山格格不入的父子。
导演想要塑造山村乡民的劣根性,但颇为表面;导演想要关注拐骗妇女儿童,但用力不够;但导演至少完成了别具一格的爱情故事,至少导演很认真地在讲故事,并且讲好了这个故事,又有以上几个创作野心,对于中国的电影来说,是一个可喜之事。
《喊·山》:迟来的推荐,触动心灵足矣推荐电影:《喊·山》(2016扬子导演/2013李彦廷导演)
原著:葛水平《喊山》
文By Osca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