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理一理

作者: 中山黄小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1-09 21:35 被阅读0次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他的书《怎样解题》中提到,在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的时候可以先想想“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换句话说,促进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会解题的关键

                                                                                                                          ~~《讲评课型探索》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虽减少了考试,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测试还是需要的。测试结束后,教师通常是要求学生将错题抄出来重新再做一遍的方式进行订正。我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重新回顾自己测试时做错的题目,积累错题经验,为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提供解题思路。然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将答案重新抄一遍,有反思总结也是泛泛而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订正的有效性呢?

    我们让学生订正主要的目有两个:第一,学生会解自己原来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第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他将来能做对。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是否能够在脑海中找到“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即是否有过去的经验和以前获得的知识,对于好的解题思路的产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错题订正完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错题分类,通过知识分类,促进学生在大脑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初次尝试

    学生之前只有错题积累经验,没有错题分类经验,因此我先提供了分类支架:一,所有错题分为两类,不会做的和会做做错的;二,会做做错的题目需根据错因进行分类,如:计算错误,审题不清等;不会做题目需写明已知什么,未知什么?三,在每一类后面写上具体的题号。四,根据错题分类写反思。

    错题分类反思1 错题分类反思2

    从学生提交的作业可以看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反思更加具体明确了,比如在学生鸿提供的错题分类反思1中,就提到自己要注意单位“1”的判断,在学生淇提供的错题分类反思2中更是将计算错误具体到“约分、带分数、运算定律”的类型。从学生的错题分类也可以看出,错因常出现“粗心看错了题”、“没看懂选项”等,说明对题目理解不到位造成错误是大部分同学都存在的原因。因此今后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则是必要的。

    再次尝试

    学生对自己会做的题目做错的分类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对于不会做的题目,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分类整理还不够细致,因此在第二次测试题订正之前的讲评课上,我有意让学生加强对测试题题型的归类。如分数应用题常用数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学生则将分数应用题大体归为这样的三类:求单位1、求分率和求分率对应量。这次的课后订正就出现了可喜的改变

    错题分类3

    这是一位待及格孩子的错题分类,她已能将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属于哪种类型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并且还给出了具体的错因,如在不会做的题目中其中的一类是“求分率”,她用不同颜色笔标注了“错很多”,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第二大题的第3小题属于“找不到单位1”,第三大题的第(1)小题属于“没有求出分率”、第四大题的第1小题属于“不知道对应量”,通过这样的订正,相信她对这份测试题中的题目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自己今后改进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王永春著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中说“数学思考的部分特征就包括有顺序、有层次地、全面地、有逻辑地思考,分类讨论就是具有这些特性的思考方法。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我们应鼓励学生时常分一分,理一理。就像我们存储在电脑中的文件也需要时常进行分类整理一样,当学生养成了分类整理的习惯,头脑中的知识不是零散的星星点点,而是一整张结构化的知识网。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就能够更加从容快速的寻找到大脑中存储的那个“相似题”,从而更快获得思路,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一分,理一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vu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