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韭菜文娱】)
文/李镇
后疫情时代,由柳承莞执导,金伦奭、赵寅成等人主演的影片《摩加迪沙》以黑马之姿在韩国电影市场一骑绝尘,不仅勇夺韩国电影票房冠军,还将代表韩国征战2021年奥斯卡。
影片改编自非韩外交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爆发内战,朝韩外交人员于生死攸关之际联手解救同胞,逃出摩加迪沙的故事。
“朝韩南北问题”早已不是新鲜题材,有《共同戒备区》《铁雨》《生死谍变》等珠玉在前,《摩加迪沙》为何能突出重围,实现“旧瓶装新酒”?
01 对立
《摩加迪沙》是一部建立在“对立”之上的电影。
因为对立,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不敢正视彼此的信任危机,阵营与阵营间才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国与国之间才筑立起无法互利互惠的高墙。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求消除对立、和平共处的良方,但导演柳承莞在影片中颇为悲观地告诉我们,对立无处不在,它如病毒般渗透进世界的各个角落,且存在着无数变体。想要消除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这种对立可以是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之争。
影片伊始,导演便利落展现了朝韩双方为争取到加入联合国的宝贵一票,而展开的各种勾心斗角。除了明面上对索马里进行教育和资金扶持外,双方在暗地里雇佣劫匪抢劫国礼、买通记者散布谣言等有失外交体面的行径,都赋予了影片浓厚的现实荒诞性和黑色幽默色彩。
如果说韩大使和林大使碍于外交官的言行代表国家形象,尚能压抑心中怒火,进行理智平和的交谈,他们身边两位血气方刚的参赞,则最大程度外化了朝韩意识形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姜参赞揪住太参赞的领子大骂“赤色分子”,太参赞因姜参赞伪造投诚书而大打出手时,影片剑拔弩张的火药气息几乎要溢出银幕。
这种对立也是不同阶层间巨大的贫富差异。
影片的另一条暗线,是为我们剖析了“摩加迪沙之战”缘何会爆发的社会原因。从索马里海关收受贿赂、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总统府富丽堂皇的装潢等细节不难看出,韩国极力取悦的巴里政权已然腐败溃烂,气数将尽。
与之相对的,是影片跟随韩大使、太参赞等异乡人的目光,所描绘的索马里底层图景: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露宿生活,在贫民窟垃圾堆里艰难求生,孩子们在破败的棚屋内接受知识。
这种他者视角客观却悲悯,也揭示出在无能政权刻意制造的贫富对立中,反叛力量滋生的必然性。
如果说以上两种对立于观众而言太过宏观和遥远,那么内战爆发后,集中于个体身上的对立则令人触目惊心。
无需过多笔墨,导演便为我们描摹出一个充斥着狂热与死亡的人间炼狱。上一秒还与太参赞称兄道弟的索马里情报员,下一秒就用枪打烂他的耳朵,并把朝鲜大使馆洗劫一空;如天使般渴望知识的孩子,此刻却成为怀抱枪支以杀人为乐的魔鬼;韩国大使馆喇叭里播放着“像朋友一样的家人”的外交辞令,街道上同根同族的索马里人民却打作一团,尸横遍野。
影片前半段,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出于意识形态、国家立场、阶层差异、身份壁垒、个人利益等“枷锁”而彼此仇恨、自相残害的怪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文明和人性在种种对立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02 破冰
正是在这样礼崩乐坏,充满仇恨与对立的“失落世界”中,朝韩双方放下偏见、携手求生的“破冰之旅”才如此让人动容。
于细节处探索人性幽微,推展情感关系向来是韩国编剧的强项,《诗》《燃烧》《阳光姐妹淘》等佳作业已证明。而作为一部散发着尘土味道的战争题材商业片,《摩加迪沙》在朝韩双方的情感处理上也不失细腻,可圈可点。
朝鲜人初到韩国大使馆避难时,朝韩双方如宗教油画般分坐餐桌两侧,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历史瞬间。这群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异乡人,因为历史问题被迫明争暗斗,相互攻讦,如今却不得不坐下来面对彼此,共同思考生存问题。
而他们之间对立关系的松动,始于韩大使主动为林大使递过饭菜;孔秘书总能与朝鲜人夹到同一盘食物;林夫人帮韩夫人压住紫苏叶。在这些默契的餐桌细节中,双方都意识到先前的对立是多么荒诞可笑——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似的饮食习惯,甚至在索马里人眼中,他们并无二致。
韩信圣和林龙洙两位大使,也在这次“破冰之旅”中展现出外交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灵活机动的头脑、沉着冷静的心智和以人为本的宽厚胸襟。
当韩大使因为伪造投诚书一事向林大使道歉,林大使不仅当场谅解,还换位思考道:“换做是我们也会这么做的。”而当意大利使馆告知韩大使,救援机只能带走韩国人时,韩大使在这宝贵的逃生机会面前,陷入了痛苦的纠结。
一句谅解和无言沉默,让我们看到朝韩大使身上闪烁的人性之光。逐渐卸下心防和面具的他们,此刻真正把对方视作手足同胞。彼此不再是值得仇恨的符号,而是一个个血肉丰盈的普通人。
影片最动人心魄的,莫过于那场关乎生死的大逃亡。
临行前,所有人都紧张却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妇女们缝制麻袋和白旗,孩子们帮忙递送衣物和兜沙子,男人们则用书籍和门板武装汽车。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再也看不到任何意识形态与国家立场上的对立,势不两立的朝韩双方此刻融为一体,为了“活下去”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逃亡途中,他们不幸遭遇政府军和叛军袭击,汽车在枪林弹雨中疾速穿梭,书页漫天飞舞。这既是导演出于视觉考量而进行的浪漫化改编,也警醒着世人,在生死存亡面前,意识形态如同纸张般脆弱,唯有放下对立,携手共进,方能逃出生天。
03 天下大同,道阻且长
《摩加迪沙》不甚明亮的结局,赋予了影片千钧的重量。
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朝韩双方,在救援机上向彼此道着迟来的感谢。可悲的是,已经卸下心防,成为生死之交的他们在即将着陆时,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又不得不重新戴回面具和枷锁,假装陌路,被迫延续仇恨与对立。
此处,导演将朝韩双方的复杂心境处理得克制隐忍:孩子们望向彼此又被大人捂住双眼,大人们强壮镇定与冷漠的决绝步伐,两名外交官挣扎一番后只留给对方一个不舍的背影。我们眼见着在飞机上深沉拥抱的两群人,抵达现实世界后队伍逐渐平行,然后分道扬镳,一个向北,一个向南,留下无尽的唏嘘喟叹。
孔子曾憧憬过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人人为公,天下大同。人人相互友爱,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生活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固然再难亲历《摩加迪沙》中那样惨烈的战役,但影片所传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纷争及对话的不可能性,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且看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或网络环境,处处充斥着因为意识形态、立场、身份、圈层、地域、性别、个人利益等不同而进行的相互攻讦和谩骂。给对方贴标签与妖魔化成为维护自身话语权的唯一手段,视野越来越狭隘,头脑越来越低智,情绪越来越亢奋,以拉黑、举报、辱骂为首的赛博暴力更是随处可见。
如韩大使所言:“有时候会有两种真相。”在敌对和偏见面前,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这是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都改变不了的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劣根性。
由此可见,《摩加迪沙》不仅是一部记述历史的杰作,更是一个观照当代乃至未来社会的冰冷寓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