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听见两人对骂的时候,最常见的台词“你真没有道德。”
“道德”两个字可大可小。
时代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就不同的。
在上个世纪,老师带着病上课,是一种可歌可泣的事情,还特别鼓励。这种行为是值得赞誉的!这是敬业的精神,是有职业道德的。
带病工作真的是敬业吗?这样做真的好吗?
老师生病了不去看医生,真的对学生好吗?传染了怎么办?
老师的病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延误治疗,他们家人不会担心吗?
学生是喜欢看一个朝气蓬勃的老师,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师?
当一个人,天天把道德挂在嘴边的时候,往往也就忽略了事情的本质。
一个人没有给老人让座,有人会说,那人不讲道德,不最老爱幼。有可能那个人刚好情绪不好,或者是生了病,在或者是累了。
李雪讲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她说,有一个朋友,进她的屋不敲门,直接进。她很不爽,心理想真是一个没有礼貌,很自私,没有道德的家伙。
后来,当她放弃评判的时候,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方歉意的笑一笑,原来她们家里人都是这样,她习惯了。
以后,她再进李雪的屋子,养成了敲门的习惯。
有一个母亲,特别想把孩子培养成有道德的人。
孩子见陌生人,不愿意说话,她说孩子没有礼貌,她会批评。
有一天,孩子无意之间,爆了几句粗话,她十分生气,抬手一巴掌。孩子据理力争:“别人能骂,我为什么不行。如果你再打我,我也会打你的!”
打母亲的思想,在她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她气得火冒三丈。
她的内心,有一把道德的尺子严格地要求孩子,她没有想到,她培养的孩子,和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越来越远。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非黑即白,人是立体的,不是扁的。
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那么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势必会成为对立面。有些人会嫉恶如仇,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接纳是心理咨询中的基本功。试着接纳不同的人,内心的烦恼,就会少很多。
一个真正宽容的人,不会去要求别人一定有道德。
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允许你和我不一样,观点不一样。
关于道德,有用,无用,都是个人的看法,没有触犯法律。
我很欣赏陈果老师和于丹老师,她们真的很有才华,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当我们用道德,来束缚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当我们用道德捆绑的时候,还是道德“无用”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