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完德行篇,感受较深的是人的多面性。
先说华歆。华歆早年与管宁一起读书,因其对金钱富贵的向往之心,遭遇管宁割席分而坐,曰:子非吾友也。因此还留下一个成语:割席分坐。
管宁嫌弃华歆,不过是因为华歆刨地时候看到一块金子,捡起来看了看;外面有车队过来,他又跑出去看了看。这在今天再寻常不过,可是在管宁眼里,仿佛华歆乃利欲熏心之徒。
管宁确是一生高洁不染凡尘,华歆也并非真的是势利小人。
因为德行篇还有对两篇华歆人品的描述。一曰王朗敬慕华歆有德,处处模仿他,却被人耻笑为“形似神相远”。
二曰华歆王朗同船避难,路人欲上船,华歆一开始不同意施救,王朗觉得船上有地儿,顺便带上也可以。
后来贼人追的紧,船行艰难,王朗就要把路人抛弃,华歆却不同意:与其现在抛弃,不如当初不救;既然已经伸出援手,就当同生共死,不可半途而废。
王朗是施人以有余,华歆是施人以己需。自然高下立判。
《魏略》曰:“灵帝时,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华歆占据龙头地位,可见其贤德不让管宁。
再说王戎。卖梨钻核就是王戎的故事,不过这个事儿是后面的篇章。说王戎家有梨树,果甜。王戎卖梨,把果核钻透,以防止他人栽种,抢了他的生意。言其吝啬至极。
还有一篇说他女儿借了他的钱,迟迟不还。他每次见了女儿,就掉个脸。等女儿把钱还了,立马笑逐颜开。这等爱钱连亲情都不要了。
然而德行篇还有一篇他的故事。王戎父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德高望重。死后当地民众自愿捐赠数百金与王戎,让他办理父亲的丧事,王戎却拒而不受,对钱财视若粪土。
这绝不是作秀,一定是根深蒂固的家风传承使然,因为王戎他爹王浑“有令名”,是品德高洁之人,那个卧冰求鱼的孝圣王祥是他的家族先辈。
一边吝啬得六亲不认,一边看到钱视若粪土,你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两者兼具,都是王戎。亦或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世说新语只记录人物言行举止,不着一字评价,仿佛孔子编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