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我还没有起床,迷迷糊糊地抓起电话,看到来电显示是涛哥。
涛哥和我是高中同学,高中时我俩关系就不错,如今已是好多年的朋友了。大清早打电话,可能是真有事,于是我打起精神接通了电话。
“我现在在机场,马上上飞机,给你捎过来一些鹿血酒,鹿血酒,你懂得!一会儿下了飞机咱们一起喝点。”电话那头涛哥特别兴奋。
“好!可以。”我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好了,你还没有睡醒吧?你再睡会儿,我们一会儿见。”
涛哥下飞机是下午二点多,因此我们最快的见面也得三点之后了,于是我们直接约在了饭店。
我到饭店的时候,涛哥已经消灭了一碗面条。
除了涛哥,在座的还有两个人,一个人是他的合作伙伴,一个是他的司机。
涛哥是个特别低调的人,也是一个特别靠谱的人,虽然不善言辞,而且话不多,但却是个有气场的人,大家都比较认可他。
但这次他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入了席,喝了酒,我觉得我好像总共也没有说几句话,涛哥就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演讲。
我有些诧异,直言涛哥这次变得不一样了。
“你感觉出来了吗?我一直想追求变化,这次接着去东北的机会,我着重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以前好多话不好意思说,但突破自我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我现在更能说了,而且我觉得这也是做生意必备的技能。”
“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敢苟同他的说法,但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不大一会儿,另外一个朋友也赶了过来,我们喝酒的速度在慢慢加快。
上学的时候,涛哥比我们大,我们几个一直称呼涛哥为老大,涛哥也一直以老大自居,以往喝酒的时候涛哥杯子总是高高的,但今天涛哥一直在刻意压低着自己的杯子。
你的杯子低,我的杯子更低。新来的朋友年龄更小,涛哥又刻意压低着杯子,老弟突然把杯子放到桌子上,“涛哥,你还想让兄弟喝酒吗?你这杯子压这么低,什么意思?”
“杯子低是证明我对你的看重,说明我比较认可你这个兄弟……”
涛哥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新来的兄弟一脸懵逼,“涛哥,我说不过你,我先喝为敬。”
因为敬酒的问题,大家开始探讨其涛哥的问题,我们好奇的问涛哥是受刺激了还是真的锻炼口才去了,怎么现在酒桌上全都是他的话。
涛哥告诉了我们这几个月他的经历,他这几个月从内蒙到黑龙江,走了很多的牧区。涛哥边走边想,然后觉得自己口才不行,自己前几十年因为口才不济,吃了很多的亏,于是想千方百计地补上。
看到我们应该属于情不自禁,也可能是条件反射。
可能涛哥的想法是对的,在陌生的环境和初次见面时有个好的口才可能会让人更加出彩,但俩却认为生意场和朋友还是要分开,我们不需要那一套,我们需要的是弟兄们的坦诚相见。
好朋友,不需要套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