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学校上课的时候,有一位日本女友,长相酷似日前大热,参演过多部日剧的石原里美。每日十点,她都从随身带手提包内,取出食品纸包裹的早餐,是一只在学校对面的咖啡店购买的羊角面包,表面还洒着一层糖霜,像某综艺节目里的嘉宾被面粉袭击,酷似圣诞老人。意大利人向面点pasticcerie撒起糖来一点也不含糊。
从中国赴意,起初在饮食中有种种不习惯。有重庆的朋友偶尔获得火锅调味料,简直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我也蒸过几回馒头。后来,大家都日益“怠慢”起来。于是渐渐的,语言学校对面的咖啡店里多了我们这些中国小友的身影。说是“小友”,因为我们都是二十岁出头,而热情的意大利店主总是以amico称呼我们,amico就是法语里的ami,指朋友。
咖啡店里的冰淇淋也好吃,我的朋友冉小姐尤其推崇开心果仁口味。我试过一次,果然不错。初到意大利,对于玲琅满目的面包和甜点,我们既感到新奇,又一面在它们的芬芳气味中垂涎三尺。
对于中式早餐中吃咸包子喝豆浆的习惯,甚至在笔者的家乡,豆浆中都能加入油条葱花和酱油做成香喷喷的咸味豆浆,以作早餐,意大利人感到不可思议。在意大利,咖啡配面包,咖啡可以是苦涩如中药的意式浓缩咖啡,或者是加了牛奶的卡布奇诺咖啡,面包则多半是羊角面包co r ne t to,分量不多,能量却充足,开启工作生活的美好一天。
有一次,我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张早餐的照片,照片的内容很简单:一杯卡布奇诺咖啡,一只原味羊角包。原味,意大利人叫它空心,起酥的外壳里空空如也。
可以说是十分地道的意式早餐。
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日常绝少与同学们互动,那一次也破天荒地在我的图片下面点赞,简直让我受宠若惊。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意大利每年吸引这么多人前去旅游,不单单是由于古罗马遗迹和中世纪教堂,还有这种优哉游哉的意式生活啊!
曾有一位意大利咖啡店老板自豪地和我普及:不能把意式羊角面包cornetto,以法式羊角面包crossiant之名称之。虽然外形颇为相似,甚至一些赶时髦的意大利人也不曾分清。但是传统的意大利羊角在和面时加入鸡蛋,也含有更多的糖和更富香味。法式羊角则含有更多的黄油,虽然这样更酥脆,但总觉得除了香酥,食之无味。
同为高能量食品,但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意式羊角面包稍胜一筹。
笔者最爱的是卡布奇诺咖啡。在国内,喝着价格昂贵的星巴克咖啡,总是要最小的杯子,却总是喝不完。到了意大利,才发现,杯子小才是王道。
因此总有去过英国喝过Costa咖啡的意大利人,戏称英国人是端着脸盆在喝咖啡。Costa的一杯大杯牛奶咖啡,竟有与之匹配的500cc的咖啡杯,当真是牛饮!这在意大利是不可想象的事。
标准的意式卡布奇诺咖啡杯是220cc,奶泡丰富,加奶较少,因此喝起来较苦,但却能很好中和羊角面包的甜腻。不多不少刚刚好,意式早餐是这样,他们的时尚是这样,他们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灵巧流畅的车型也是秉承着这个理念。
因此南欧的生活是慢的,是惬意的。也因此孕育了大量艺术的天赋。毕竟生活在高压紧张的环境下,那种性格和天性中的美的元素会难以触发。
这种意大利精神,实叫人羡慕。
在推特上,有一位名人写道,早上我想起床,是因为楼下飘来面包店刚烤好的羊角面包的芬芳。
在意大利,“我带了一个羊角面包,是为了和你一起,共进早餐”,是一种意式浪漫情怀,但同时,也实在是意大利人最普通不过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