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自己“疯”了,越来越“疯”,为了集体,为了团队,真的将自己融为了团队骨血里。
来到微观两个月了,很多事情都在预料之外发展,经历了几个项目,看似在别人的眼里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卑微和焦虑,因为没有足够的积累和沉淀,一个人很难会有底气。
被思姐推举了见习团组长,但自己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你要开始作为领导,意味着你要从关注事到关注人。
回想自己这几个月的变化,一毕业就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国企,浑浑噩噩,不知道方向,那时的自己,只知道现在的路是错的,但未来的路在哪里,也不知道。9级迷茫,还有1级是自己强烈的求生欲。
我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要去改变,我开始早起,练瑜伽,每天去省图书馆。我意识到每天累积的微小变化带给自己的成长。
直到遇到微观,遇见嘉庆老师,嘉庆老师面试我的时候,说我看的书都没有载体,但是在微观,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载体。是的,现在的我找到了。载体就是微观,老师,团队,还有各位同仁。
微观的平台让我预见未来无限的可能,没有遇到微观前,我在自己的本子上给自己定了10个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想在5年时间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知道很难,但这是我当时特别想达到的梦想。
而仅仅来到微观俩个月,我突然觉得,我离当初定的梦想越来越近,我整理书稿,虽然不是完全自己写的,但从刚开始一句句字幕整理成书,这期间对自己的历练和成长,真的,没有经历过,不会有这种体验。
我也知道,这是自己微小累积的习惯,带给自己的福报,我也像陈平老师一样,特别相信福报这个东西,我爸从小教育我最多的就是要积累福报。可以没什么大成就,可以没什么大出息,但是不能心存恶意。
我从我爸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身上就永远有一股劲,每天4点多就起床,那天回家剥玉米剥到12点,我特别困,我给我爸说,我明天起来早点剥。我爸说,不行,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
自律,坚持,善良,他身上有的这些优点,我不用找什么榜样,我爸就是。
我们总说微观味,我有时想想,我爸身上的那股味就很像微观所说的味道。
包括做书稿,我相信,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很强,而是他人的成就,嘉庆老师,思思姐,雁彬姐,还有团队所有人的成就。他们的利他无我之心,就像文化里面说的:每个人都想站在人前,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时候甘为人后。
我相信,书稿交给我们部门的任何一个人做,他们都可以做的出来,而且都会比我做的更完美,因为他们的利他无我和坦诚之心,所以我才会一点一点进步。
利他无我之心,是我未来时刻追随的信念。因为,成就自己的前提就是成就他人。没有对他人的成就,你的事业会毫无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