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作者: 紫气东升 | 来源:发表于2024-08-23 22:18 被阅读0次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小小说,齐读课题一(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师:谁来读?(抽生读词语)

师:“狞”字的鼻音读得很准。师:最后一个词语读一-(生齐说--势不可当)

师:哪个词语跟它的意思完全一样?(生不约而同一-势不可挡)师: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清瘦沙哑揪出吼)(抽生读词语)

师:特别注意第三个词语,读一(生读“揪出”)。

师:齐读这两组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两组词语)

师:第一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生齐说“洪水”)(师板书:洪水)师:那第二组词语呢?

(生齐说“老汉”)(师板书:老汉)

师:洪水是这篇小小说的环境,而老汉就是其中的(生齐说: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黎明的时候,洪水咆哮而来,老汉指挥乡亲们安全撤离木桥,后来,老汉和自己的儿子牺牲了。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清楚、准确。洪水咆哮而来是这个故事的(生齐说:起因),老汉旨挥乡亲们安全撤离木桥是这个故事的(生齐说:经过),后来,老汉和自己的儿子牺牲了是这个故事的(生齐说:结果)。阅读叙事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像刚才这样抓住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二、研读细节,品味形象

(一)提出疑问,明晰主线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哪一处情节?生:第十五自然段。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十五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自然段)师:一起读读这段话。(生齐读第十五自然段)

师:此刻,如果老汉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生:老汉,你为什么要这样无情呢?他是你的儿子呀!生:老汉,你这样做不是把儿子推向死亡的边缘吗?师:是啊,儿子就是你的亲生骨肉啊。生:老汉,你对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凶呢?

生:老汉,你真的忍心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吗?

师:是啊,老汉为什么对自己的儿子这样无情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理由,做好勾画和批注,开始!

(二)自主学习,分享交流

(学生自主勾画批注,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发现,当时情况特别紧急,洪水凶猛,老汉没有时间慢慢解释,所以只能这样无情地对待儿子。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是抓住了当时的环境来体会,会读书!课文中哪些地方是直接描写洪水的?找出来。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老师把描写洪水的部分句子作了整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

师:你发现作者在描写洪水时,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洪水的凶猛,而且“跳舞”这个词让我感触特别深。“跳舞”原本让我们心情舒畅,可是洪水跳舞却让我联想到了魔鬼张牙舞瓜的样子,那场面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学生鼓掌)

师:来,把你刚才的体会带到这句话中读一读。(生读“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师:你还对哪句话或哪个词有特别的感受?

生:我对第4句话有很深的体会。“放肆”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洪水疲肆,可了不它一会儿把房屋冲垮,一会儿把树木掀翻。那场景十分可怕。师:能读出来吗?

(生读“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这个“窜”字可以读得稍微快一点儿,“放肆”可以读重点儿。(生再读)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连起来想想,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些句子突出了洪水越来越凶猛,情况越来越危急,群众的生命越来越受到威胁师:是啊,情况如此危急。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生:能。

(生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洪水一(生齐:势不可当)

(教师板书:势不可当)

师:照理说,作者重点写老汉的表现就可以了呀!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洪水的凶猛呢?

生:把洪水写得越凶猛,就越能突出老汉这个人物的形象,这样的环境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师:是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师:老汉无情地对待自己的儿子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继续交流。

生:请大家看第十自然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觉得,老汉已经说过,党员一定要排在后面照顾老百姓。他的儿子是党员,偏偏不听,偏偏排在前面,所以老汉才这样。

师:一起读这个自然段。(生齐读第十自然段)

师: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老汉像下面这样去喊,可以吗?(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句子)

师:我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这两段话,其余的同学仔细地听,细细地体会体会。(两个同学分别读屏幕上的两段话)师:可以吗?

生:我认为不可以,因为用第二段话这种口吻来说的话有种商量的语气,但当时那种混乱的场面是肯定不行的。老汉只有用命令的口吻才能稳定大家的情绪,才能稳住局面。

师:是呀,从这样简短的语言中,你读出了老汉的什么?生:我读出了老汉在危急时刻的镇定,像山一样。(教师板书:如山)

师:你还读出了老汉的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还读出了老汉的果敢。师:怎么感受到的?

生:我从老汉有力的话中体会到的。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读第十自然段,但效果不好。)

师:听老师读读。(师范读)

师:像我这样自由读读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抽生读,然后齐读。)

师:课文就是这样抓住了老汉简短有力的语言,来突出他的高大形象的。文中类似描写汉的短语短句的还有很多,快速找一找!

(一生读十五自然段)(一生读第二十自然段)(一生读十二自然段)

师:通过这些简短有力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了老汉高大的人物形象。师:老汉对儿子那样无情,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另一个原因,老汉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是保护群众。所以他要这样无情地对待儿子。

师:这么多的原因使得老汉不得不这样无情地对待自己的儿子,所以一(回扣读十五自然段)

(三)再次追问,升华情感

师:老汉对儿子真的就这样无情无义吗?联系下文找一找。生:不是的,第二十自然段写了,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课件出示第二十自然段)师:一起读读这段话。(生齐读第二十自然段)

师:从这里我们感受到老汉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课文两次写到老汉的“吼”,同是一个“吼”字,它的背后又有什么不同的内涵呢?

生:第一个“吼”,吼的是儿子,为的是乡亲们,第二个“吼”,也吼的是儿子,为的也是儿子。

师:同是一个字,却有不同的内涵。为了乡亲们,老汉这样吼一(“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是浓浓的鱼水情。为了儿子,老汉又这样吼一(“少废话,快走。”)这是暖暖的父子情。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无情却深情的老汉,读到这里我们感受到,这位老汉不仅像一座山,他还像一座桥,一座连接希望的(生命之桥)。

(教师板书:似桥)

师:我们明明知道课文中的小伙子就是一(老汉的儿子),为什么前文不直接交代这样一层关系,而要等到课文结束的时候才告诉大家?

生:这样写是设置悬念,更加吸引读者。

师:我相信每一位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心灵都会受到深深的震撼。

三、运用语言,练笔拓展

师:孩子们,学到这里的时候,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那就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用简短的句子写在书中的空白之处。开始!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生:老汉,我觉得你是一座山,也是一座桥,把乡亲们和儿子的生命连接起来。你对自己的儿子有时像鱼水情,有时像父子情。

师:不是像父子情,本来就有(父子情)。来,改一改。我相信你是饱含深情地在写。生:老汉,你虽然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大家的心里。

师:是啊,老汉的精神,老汉的形象会永远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

生:你是一座山,洪水冲走了你的身体,却冲不走你的灵魂;你是一座桥,一座生命的桥,联结着乡亲们的生命。老汉啊老汉,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学生热烈鼓掌)

四、总结全文,习得学法

师:老师也想用两句话来表达我此刻的感受,请看黑板。(加标点,读板书)咱们一起深情地读出这两句话。

(生读黑板上的两句话)

师:相信这样的情景一定会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人物的形象、情节和环境来描写的。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阅读的。以后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仍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板书

                              先人后已

镇定如山                                                  英勇殉职

                                    生命之桥

相关文章

  • 《桥》之我读及教学设计

    从小说的三要素看《桥》 小说的三要素,大家都已烂熟于心,我就不再赘述。 我们先来看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 ...

  • 教学常规漫谈(老王唠教育)之130

    教学常规漫谈 之130(1122) 今天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进行课堂教学设...

  • 评委说 转载

    第一,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当从学习者需求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任何教学都应当服务于学生,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是围...

  • 教学反思《桥》

    这篇小小说的情节有起伏,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到意外的?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在...

  • 《桥》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同学们,听,咆哮的洪水声犹如魔鬼般向人民疯狂袭来,死亡的狞笑声正在渐渐逼近,逼近。那一座窄...

  • 《桥》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两条线来展开。第一课时,我以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

  • 《桥》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小说这种文体,通过读小说,认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 本课《桥》...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村庄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

  • 《桥》教学反思

    今天,带着孩子们学习了小说《桥》,《桥》篇幅极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说却把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

  • 《桥》教学反思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山洪暴发,老支书组织乡亲们撤离,他让群众先走,党员在后,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桥》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jg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