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每天写1000字
一个农民的最后一天

一个农民的最后一天

作者: 涑南雁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22:58 被阅读71次

    01.风光

    人的一生能风光三次:

    一次是出生;

    一次是结婚;

    一次是去世。


    02.“升官”

    离清明还有一个星期,凌晨五点钟,天还是黑的。村里帮忙的人便陆陆续续集合了。

    院子里、门楼下,二十多条汉子在等着执事经理的号令。

    堂屋里,背面正中央的墙边停放这新故X老先生的灵柩,东西两侧分跪着的两排男女,都穿着白布孝衣。

    大约五点半的时候,随着执事经理一声“升官令”。二十多条汉子依次进入堂屋,沉默不语,分列棺材两侧。

    此刻,堂屋里异常安静,只有“杠头”指挥的声音。这声音不大,刚好送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起。”

    棺材被稳稳地抬起,支撑的两个长条钢凳被迅速抽出。

    钢凳要平稳地抽出,平稳地端着。因为四枚硬币被放在棺材和钢凳原本应该接触的地方。

    所有人在“杠头”的指挥下,把棺材移出堂屋,移出院子,安放在昨天下午搭好的灵堂里。

    和在堂屋时一样,棺材压在硬币上,硬币压在长凳上,男女孝子们分跪在两侧。

    这便是“升官”了。

    之后,帮忙的男人们回到院子里,女人们煮好了“升官面”,吃“升官面”也是“升官”的一部分。


    03.祭奠

    六点多,刮起了大风,天不再那么黑了。

    小客厅里,男人们吞云吐雾,谈天论地。隔壁的屋子里,女人们安慰着六天前才失去丈夫的女主人。

    七点多,天已亮了。

    三个年轻的汉子在门框上,木板上,门楼下的墙上贴了挽联,讣告,执事单。

    接着,响器对(乐队)来了,厨子最好了大锅菜。

    吃了大锅菜,孝子出灵堂进行家祭。然后是等着亲戚们前来祭奠。

    灵堂搭在村子里唯一的一条大街上,大风吹得灵堂的篷布呼哒呼哒响。

    从灵堂到村口的大路两侧摆放着兄弟子侄、亲朋好友敬献的鲜花花篮。花篮的后面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花圈。

    祭桌旁坐着帮忙的人,路旁站着帮忙的人,灵堂里跪着穿孝衣的人。

    十点刚过,孝子的舅舅们来了,带着舅妈、姨姨、姨夫、姑舅兄弟还有姨表兄弟。

    不算家祭,祭奠总是从孝子的舅舅开始,到逝者的女儿结束。

    所有的祭奠中,孝子的舅舅们是最受礼遇的,舅舅们不到是不能开祭的。女儿的祭奠是最为繁琐的,包括了常人祭奠所没有的更衣、献棺罩、抱灵牌等多个环节(抱灵牌号称大型悲剧,但是唱戏就得半个多小时,非得唱的所有人泪流满面)。孝子们则是在办事人的指引下,给这个磕头,给那个磕头。

    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司仪老练地重复着祭奠的所有流程:

    “今天是X府X老先生出殡之际,XX村的亲戚前来祭奠。祭奠仪式开始,鸣炮奏乐。”

    鞭炮响过,祭奠的人也都穿了白布孝衣,在低沉的乐曲声中,灵堂里、灵堂外地鞠躬磕头、奠酒、上香。时间最长的便是孝子旁跪、奏乐唱戏了。

    流程的最后是金典银币,孝子谢了,招客吃饭。


    04.出殡

    所有亲戚祭奠结束之后,再是家祭。

    在司仪的指挥下,逝者的兄弟们、子侄们、女儿侄女和女婿们还有外甥,一直跪倒村口。

    又是在“杠头”的指挥下,男人们把棺材移出灵堂,放上棺架。

    村口焚烧了纸楼、纸车。这棺材便被推到了村外新建的茔地。

    下午五点半,帮忙的人走了,孝子们脱了孝衣一齐走了。

    地里多了一个新的坟头,坟头的最高处飘着雪白的引魂幡。

    金童引上天台路,玉女扶过奈何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农民的最后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kv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