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千零一日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七辑/531/1001』《允许你自己:

『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七辑/531/1001』《允许你自己:

作者: 景熙惟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06:04 被阅读0次

    你回避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部分节选)

    与人连接,是那么的美好。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有一个人或很多人能在你身边,接纳你、允许你、关注你、认可你、看见你,是多么滋养的一件事。

    关系是滋养人的,而外向就更加容易得到关系。所以似乎外向更加符合人性。那么是谁修改了人类最初的设置,把人变得回避社交, 开始内向了?

    对婴儿来说,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时候,他就慢慢学会不哭了。

    当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人就会回避社交— 趋利避害的本能。果子好吃,人就会想吃。果子变坏的时候,人就想扔掉。对婴儿来说,他表达需求,如果得到满足,就会更加渴望关系。

    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会逃避关系。如果还反过来被要求,他就更想逃避了。

    婴儿哭泣时, 妈妈是什么态度很重要。在他长大的过程中, 他是否被环境允许和接纳,他是否被认可和看见,他是否自由,他是否能做自己,他周围的关系有没有在滋养他,都决定着他怎样感受关系。

    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孩子就会回避关系,因为他在关系中实在没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忽视孩子,看不见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难过与害怕,还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礼貌;当孩子感觉到恐惧与无助的时候,妈妈不帮助他,反而指责他各种不好,提各种自己看起来很对的要求,否定他、嫌弃他,让他不自在,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对关系产生恐惧。为了生存,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好累。

    久而久之,累成为一种常态,孩子就不会觉得焦虑和累了,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关系成了负担的代名词。

    这种累与焦虑,在孩子长大后每当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激活。最后他发现,还是跟自己待着比较舒服。

    你会发现,内向的人如果被鼓励、被赞扬,就会慢慢活过来,而且会表现得很好。因为他已经在潜意识里酝酿很久了,只等待着有人邀请他。

    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安全的,他就会很外向;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不安全的,他就会很内向。安全与否与真实的环境无关,只与内心的信念有关。内心的信念,则来自童年的经验。

    当你开始相信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接纳你的、对你不求回报的、认可你的,你就能享受到关系中的滋养。

    外向,也就来了。

    正如你小时候或者刚出生时那样— 大胆表现,无所畏惧。因为你坚信,无论你怎样,你都是被接纳的。

    你要相信,你正在被支持着,而非被评判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七辑/531/1001』《允许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qc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