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的内容——)
我感到我不能再“无作为”了。这要下去,她只会变本加厉。于是,我秉承着温柔而坚定的原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我可以理解为,你是把懒于完成作业怪罪于老师布置作业吗?
以前你这么写,老师都当你幽默可爱,现在你已经四年级,快五年级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是个小大人了。老师必须严肃地告诉你,你的行为是一种冒犯。当面对别人说想“修理你”一点都不搞笑,而是一种无礼,一种挑衅。我是你的老师,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必须学会尊重,这是你人生必须要学会的一课。
板起面孔严肃地和她说这件事并不容易,我不止要考虑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得考虑她的家长对这件事的态度。如果家长觉得童言无忌,无伤大雅,老师是借题发挥,小题大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我就会变得很被动。坦白说,现在但凡老师要有些“作为”,都不得不多方考虑权衡,谨慎行事,稍有不慎被扣上“对学生不利”的帽子,就很难自处。毕竟现在的我不是一个人,我的一举一动不止影响我一人,还会牵连我的家人。尽管心里笃信我对这件事的处理合情合理,分寸拿捏也算得当,但难免惴惴不安。
我不禁又想起曾经被扣上“偏袒成绩好学生”的帽子的那件事。那时怀着孩子,肚子已经很大了,处理两个女生之间的口角,本以为是常见的简单的事,谁知道双方家长介入,其中一方硬是把事情定性为“校园霸凌”,不依不饶。三方谈话期间,那个孩子的家长态度十分恶劣,多次无礼冒犯对方家长,甚至对老师表示不满,固执己见,不依不饶。从那以后,我更加谨慎地审视自己“好心办的事”。好心办的对对方来说未必是好事。
直到后来,我才真正明白,有些家长所谓的“孩子不懂事你就批评,不用顾虑,我们作为家长绝对支持配合老师的教育”不过是一时客套。
考虑再三,我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用文字的形式原原本本地向那个孩子的家长叙述,并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十一点多,我一直没有收到家长的回复。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会支持我的做法的,难道是我过于自信?我有些忐忑,但又努力按捺自己不安的情绪,“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是我作为老师的职责。”
所幸,这个家长确如我所料,很明理。就在我睡下后,他发来了信息,表达未能及时回复的歉意,说明了原因,并表示对我处理这件事的认同,感恩我的关注与及时提醒,会积极配合引导。老实说,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舒了一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