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1天训练营第一课自我探索:重新认识我是谁

21天训练营第一课自我探索:重新认识我是谁

作者: Lisa晗晗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20:03 被阅读0次

21天训练营第一课 自我探索:重新认识我是谁

大家好,欢迎来到安瑞情感18天幸福女人养成记,我是你们的主讲老师Lisa

心理学家加里·查普曼曾说:“人生最深刻的意义不在于成就,是在于人际关系。”

而婚姻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难经营的关系。越是困难的事越需要学习,也越能够带给我们成长的满足和幸福感。

我认为婚姻其实就是一面最真实而残酷的镜子。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将你喜欢和不喜欢自己的部分在生活中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

我在做婚恋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来访者会在刚开始的时候不断强调对方如何不好、对方应该怎么改变。

但是随着探索不断深入,来访者会开始意识到,一味地把责任推到另一方身上并不能帮助自己减轻痛苦,反而会让婚姻中的矛盾越演越烈。

而问题的真正解决和改善,往往开始于他们对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进行调整的那一刻。

我们需要认识到,婚姻中的问题其实不是黑白分,而是百分比。

只有当双方都愿意成长改变、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时,才能打破问题的重复循环,避免痛苦地走上离婚之路。

「重新认识我是谁」是第一周主题「追溯爱的本源」的第一堂课。「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最难回答。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在寻求这个答案,而这个问题也只能你自己来回答。

我是一切关系的根源,我们从小是借着关系的发展来认识自己,所有关系产生的认知存于大脑中。而我们大脑的可塑性——也就是大脑中神经网络通过生长和重组而发生变化的能力极强。

当大脑透过学习、环境影响、行动的实践,就可以让神经元产生新的连结,以某种不同于它以前运作的方式产生对我们的影响。

不论你是否愿意,大脑每天、每时都在受所经历的人事物所影响而被重塑。大脑的这种能力机制叫做「用尽废退」。而当你有意识地去学习一些新的事物与练习时,你就已经在改善过去所有没有处理好的关系,走在自我疗愈的路上了。

因此,对自己要保持一个好奇心、探索自己生命经历的故事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量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告诉我们,影响「我是谁」最深的阶段是我们的幼年成长期、以及让我们产生强烈情绪的经历。小时候,我们是透过父母或长辈的批评和肯定来决定我是谁。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好乖”,“你真聪明”,或是“你怎么这么调皮”、“这么懒惰”……

我们的大脑不断地被这些评语所强化,直到有一天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把一些不好的标签除去,重建我们自己喜欢的自我形象。

而那些没有学习的人,就很可能一辈子都被重要他人的这些评语所辖制,无意识地限制了我们的潜力。我发现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番自我探索才能经营健康的亲密关系。

有了这个洞察和体会,我在情感咨询的最初阶段,总会布置一个作业给来访者:通过完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工作单,来探索自己生命中被自己纪念的重要人事物。

在这个工作单里,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1. 写下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形容词。

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不需要太多考虑。借着这个探索与觉察,你可以看见你所写下的这些性格特质如何影响你的亲密关系。

2. 在对应的每个性格特质中,问自己谁曾经这样说过你?

借此可以帮助你看见自己生命中在意的重要关系、与未解决的生命议题。

3. 再问自己,你会想到谁有这个特质?

可以了解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也就是影响你最深的人与你的支持系统。

4. 你认为这个性格特质是正面的、负面的,还是同时具有正负两面的评价?

借此,你可以看出自己是个偏向正面积极的人,还是偏向负面性格的人。而正负面的判断全凭你个人的经历感受。

这个觉察可以让自己重新有一个新的选择:要不要继续保存这些性格特质?还是要寻求改变?因为觉察可以带来选择,新的选择可以带来生命成长的改变。

这是今天的自我探索问题,也是我们的第一个每日练习。通过这样一个认真、细致的向内探索的过程,你也许会挖掘对自己新的认知。

举个例子说明:我们有个学员,她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她老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么说过她。而说到爱干净,她说她第一个就会想到我妈妈。她知道她自己看重整齐清洁,是从小受到她妈妈的影响。

她认为这个爱干净的性格特质既是正面也是负面的。因为爱干净的确带给我舒适的感受,但是爱干净也造成她和老公之间许多生活上紧张的氛围。甚至曾经造成我们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毕竟爱干净的程度我们两个人的差异是很大的)。

最经典的经历是她的两个孩子大约2-3岁时,有一次他们在外面活动一整天,回家的路上两个孩子都在车上睡着了,他们夫妻一人抱一个进家门。她的爱干净性格坚持要帮孩子洗澡才能上床睡觉。而她老公认为,小孩子睡觉最重要,不要吵醒他们。结果她的坚持让孩子被她弄醒了,哭闹地被她洗了澡。身体似乎是被她洗干净了,但全家都被她的洁癖给搞得一点都不宁静。

这个学员后来体会到,其实爱干净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她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对方,就会造成对方的困扰。她需要在这个性格特质中增加一点因时制宜的弹性,才能避免婚姻中不必要的冲突。

我们之所以要做这样的自我探索,是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因为童年经历而产生的特质,可能并不会以这么直接、明显的方式展露在关系中。而是通过一些更难以发觉、但具有更强大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比如一个从小渴望被妈妈疼爱与看重的男孩,长大以后就不自觉地、仍不断地想在妈妈面前证明自己的存在与能力,因此常在婆媳问题中维护妈妈而让妻子觉得委屈;

一个从小被“虎妈”养大的女孩,长大后不自觉地有一种自我补偿心理,以近乎放纵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造成与老公在管教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冲突不断;

一个对伴侣的批评特别敏感的人,探究下来才知道来源于童年长辈的苛责。甚至无意识地内化了那暴怒的模样;

而一个从小生长在贫困家庭的人,长大后立志要赚大钱而拼命工作,却忽略了家庭关系的经营,导致婚姻岌岌可危。虽然似乎扭转了家庭的财务问题,但也因此赔上了自己婚姻的幸福。

这个探索的确会勾起自己过去正面与负面的经历。如果这个自我探索让你想起一些非常悲伤难过的往事,甚至是你与重要他人未解决的创伤事件,我也希望你不要太失望或害怕。因为这些负面经历虽然可能带来痛苦,但也同样可以成为自我成长的途径,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培养出正面的能力,并且看见自己努力的成就感。

在心理学中常说的「心理弹性」就是最有可能在逆境中被训练、提升的重要能力之一。

而心理弹性的三大指标:挑战的应对力、信念的坚持力、或是解题的创新力,都是可以通过良好心态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来逐步提升的。

当我们面对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时,不妨从尝试以下几点开始:

1. 不让自己掉入指责的坑里

2. 在困境中保持幽默感

3. 无法应付时会寻求帮助

4. 不怕显露自己的脆弱

5. 不断学习有效沟通,不期待配偶可以读懂你的心

6. 承诺遇到困难不离不弃

7. 保有共同努力向前迈进的真实意愿

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陪伴你、指引你去不断提升这些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课程的全部内容。婚姻中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了解自我、改善自我来解决。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有你被唤起的往事,不论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都是造就现在的你重要的经历,可以用来获得心灵疗愈的素材。

下一节课我们要在这个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深的探索自我还有一个幕后的操控者,就是自我阴影、了解自我阴影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是每个人在建立关系前的必修课,你千万不要错过了。

我期待与你明天再会。

相关文章

  • 苹果🍎老师亲子版——绘画心理成长营10天复盘

    20200225——20200305 一转眼10天就要过去了~ 从第一课的‘我是谁’——探索自我认知 第2课:我和...

  • 如何知道我是谁

    原文理解 我是谁,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所以本文会围绕自我探索展开叙述。 为什么要自我探索? (1)可以让我们知道...

  • 我是谁?自我探索之旅!

    我是谁?从迷失自我到寻找自我的探索历程! 小兔子迷失自我的形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很多人都像小兔子...

  • 11 自我探索揭穿故事

    11 自我探索揭穿故事 自我探索并非一成不变地探问我是谁?自我探索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愿意随时停下...

  • 入门学习:小白的社群入门,你要知道这些

    从0-1社群运营实战训练营(第一课) 01重新认识社群 社群运营,核心是运营; 社群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社交,需要连接...

  • 29号

    最近都是重新认识重新认识重新认识、有没有不是重新认识的、自我驱动力、自我约束、自我陶醉、自我安慰、自我保护。唉~~...

  • 知道“我是谁”,才能更好“成为我是谁”

    做了一堆事情,最后还是得先回到“探索自我”的起点上。 探索自我,找到“我是谁”,以每个有成长意愿的人,绕不开的问题...

  • 【认识自己】复盘(一)

    前面关于认识自己,从“我是谁”、“我不是谁”和“做情绪的主人”中逐步深入地开启自我探索。 尽管不会...

  • 无标题文章

    ​ 二脉:我是谁 我是谁?开启全面重新认识自我的道路。 寻找失去的乐趣 是否还记得你20岁之前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

  • 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学习报告--DISC,还好我认识了你

    1. 重新认识DISC 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知道DISC这个概念,买了海峰老师的《DISCover自我探索》,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天训练营第一课自我探索:重新认识我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b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