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500字100天写出新人生每天写500字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六)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六)

作者: 长路漫漫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8:57 被阅读18次

1.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就是指”知情意”过程,即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人在接触外界客观事物刺激后,心理会有一系列活动,进而支配行为。弗洛伊德强调的就是前面这部分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过程。比如认知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等~

2. 意识/潜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觉察,就心理内容而言可以是一些我们能说出来的东西,在行为层面,意识以为这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独立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觉察不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比如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

无意识也好,或者弗洛伊德在讲本我也好,其实他都会说。那是一个不是我的我,是我没办法掌控的我,是我不知道的我。虽然说是我的一部分,但严格说起来,他不是我认知当中的我。

3.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的选择性:selective attention 是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个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持续性:sustained attention 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任务上,但在期间会产生注意的动摇,这是在保持注意的期间一定会有的起伏波动,与我们人体的节律性有关。

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但其有2个前提条件,或是同时进行的活动的熟练程度较高(甚至达到自动化水平),或是同时进行的活动有内在联系,但一般情况下是动作技能,涉及智力活动一般比较困难。

相关文章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六)

    1.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就是指”知情意”过程,即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人在接触外界客观事物刺激后,心理会...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一)

    精神分析中让人反感的命题: 心理咨询强调咨询的设置,只有当病人和医生建立私密的联系,来访者才能真正讲出有治疗性的话...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四)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核心理论有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现在提及的精神分析多是指一种疗...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三)

    一、人格结构: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二)

    为什么要研究失误行为: 失误行为:口误,笔误,误读,误听,遗忘。我们可以把口误的影响看成是内在的心理行为,不是偶然...

  •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五)

    口误: 口误有一定意义。意味着也许可以把口误造成的影响看成一种完整的心理行为,它既有自己的目标,还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

  • 精神分析引论

    梦的元素并非梦者原有的思想,而是某种梦者所知而无法触及的内容的替代物。 所谓潜意识,是如被遗忘的的词或失误行为中的...

  • 精神分析引论

    1、导论 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使人心境澄明,也可以将人推向绝望的边缘。言语会引起情绪,是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常用工具。在...

  • 精神分析引论

    豆瓣链接 第一编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今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悟(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e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