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专题精选好文汤小小轻松高效写作谈写作
纯干货| 掌握这几点,让你的文章充满趣味

纯干货| 掌握这几点,让你的文章充满趣味

作者: 汤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16:12 被阅读20次

手机阅读时代,什么样的文章更受青睐?

有趣。

同样一个素材,有的人写出来很吸引人,有的人写出来就干巴巴的,这就是语言表达的差距。

我们都知道,想写出有趣的文章,首先你得是个有趣的人。

问题是,因为性格、环境、所处的位置等因素,很多人本身并不具备“有趣”的特质。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写出很有趣的文章呢?

有。

01   用细节展现画面感

同样一个素材,如果直接给个概念性结论,给读者的感觉就很模糊,很不具体。

但是融入细节,就能增加画面感和真实感。

比如,写一个叛逆的孩子跟母亲相处的问题。

很多人会这样写:“我性格叛逆,我妈妈性格强势,我们俩天生脾气不和。”

这样是不是感觉很笼统?

我是这样写的:

我跟母亲属于天生磁场不合的两个人,母亲的强势遇上我的顽劣,家里天天上演战争片儿。

母亲征服我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揍!

我对抗的母亲的方法也只有一个字:犟!

这段话中运用了好几处细节。

“上演战争片儿”比喻争吵;“揍、犟”两个字表示立场;

同一个故事,运用细节增加了画面感,一是让文章显得有趣,二是让母女纠纷多了点喜感,更容易被读者产生代入感。

再比如我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外公走了。

因为外公年纪已经很大,所以外公的死,大家并不是十分忧伤。

几个妗子假装去厨房催饭,一会儿进去一趟,每一次出来,嘴里都填满了食物,却都使劲绷着嘴,假装嘴里并没有东西,遇见有人打招呼,便满脸通红。

这段话也是用细节体现出画面感。

一个“绷着嘴”,让偷吃还假装没吃的女人形象跃然纸上。满脸通红,可以说是嘴里东西憋的,也可以理解为心虚或羞耻。

再比如我想描述一个人急匆匆往家回,我不写他走得有多快,而是写“平时十几分钟的路程,他只用了五分钟时间。”

总之就是运用一些细节,增加动感,从而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02  语言表达的艺术

有趣的语言很有喜感,我们写作时,可以采用错位、借位、夸大、拟人、比喻等形式,增加趣味。

比如下面这几段话。

A.  “写文章之前,先在心里排兵布阵”,这里用的方法是“大词小用”,排兵布阵本来指的军事部署,运用在这里,代表文章的框架结构。

B. “箱子上常年挂着一把锁,就像老人紧闭的嘴唇,透着无声的威严。”这句话用的是拟人手法,增加画面感。

C. “我跟他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频道二字原指电视频道,用在这里,就是运用借位手法。

D. “我无比悲催的告诉你,是我爱人惹的祸。”“悲催”一词用在这里,运用的是夸张手法。

E. “每当看到别人为了彩礼钱撕的头破血流时,我总是傲娇的笑一笑。”这句话用了一个“头破血流”,一个“傲娇”,前者用夸大法,后者用比喻手法。

总而言之,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巧妙运用各种手法,都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

03  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就是任何事情你反着来。

说人话,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我在原单位的时候,有一次领导给我们开会,啪啦啪啦批了一通,说完来了句:“算了算了,不给你们说了,说了也是对牛弹琴。”

尴尬了,一个个垂下眼帘假装看脚尖儿。

停了大约半分钟,我笑着接过话茬:“人生最郁闷的事儿不是对牛弹琴,而是一群牛对着你弹琴。”

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

还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好容易找到厕所,急匆匆跑过去,厕所门口遇见一男同事,提着裤子刚出来。

厕所是关门那种,不分男女。

我本来想避过去,奈何该同事一脸坏笑追着问:你去哪儿哩?哎,你去哪儿哩嘛?问你咋不理我呢?

我吸了一口气,擦肩而过的时候对着他耳朵吹了一口气:姐去给你做饭饭儿,等着啊(鄙视自己一小下嘿嘿)。

采用反向思维的形式,还有一种形式是自黑。

有一次发小从外地回来,约了我们几个一起吃饭,正相谈甚欢,来了电话,是一个熟人推荐办信用卡的。

第一次看在熟人的面子上婉拒,第二次直接说不需要,第三次电话又过来的时候惹毛我了,直接来了句:“姐花不完的钱办啥办?”

土豪如果说花不完的钱那很正常,一个工薪阶层说自己花不完的钱,明显自嘲自黑,从此这句“花不完的钱”,成了死党调侃我的神器。

类似神器还有我的“白领儿”。

大家都知道,我之前在电解车间上班,后来从厂里出来,进了一家私人广告公司,做商业杂志主编,从此以“白领儿”自居。

死党约饭,我一定要付钱:“咱是白领儿,不差钱。”

出去玩,朋友随手扔个垃圾,我立马捡起来:“咱是白领儿,素质啊。”

开玩笑过分,假装严肃:“给白领儿说话懂不懂规矩。”

……

诸如此类,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采用反向思维,既化解了尴尬,也增加了趣味。

04  锤炼语言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盘菜,那么趣味就是调料,就是味精。

天生逗比属性,自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通过学习和锤炼,也一样能够提升语言的趣味。

锤炼语言,是有方法的。

第一,跟有趣的人交流。

有些人天生自带逗逼属性,这些人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我身边有几位死党,就有几位说话比较风趣幽默的人,闲了就聚个餐,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慢慢的,口才就练出来了。

因为相知,彼此之间可以随便逗嘴皮子而不翻脸,久而久之,个个练就一副铁齿铜牙,一开口妙语生花。

第二,读一些有趣的书。

比如幽默笑话段子,知乎问答,脱口秀,小品相声节目等。

很多语言类节目,往往意料之外蹦出一些新名词,把好玩的有趣的话语记下来,运用到文章中。

第三,锤炼思考能力。

写作的人,身上随时自动安装搜索引擎,任何有趣的话语和故事听在耳里,立马就记在心里收藏到素材库。

有时候捕捉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还要启发聊天者的思路,让别人跟着自己的话题走,比如提问,诱导等方法,启发别人的思路,得到自己想要的故事和语言。

第四,用心学习。

李尚龙说过一句话:“任何捷径都通向死亡。”

改编一下就是,任何学习都通向成功。

无论是身边的人,还是网上的朋友,从别人身上学习的同时,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锤炼自己的思想深度,才能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有趣文章。

学习,锤炼,让自己变得有趣,不仅能写出有趣的文章,还能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点趣味。

作者:女贞, 汤小小“点评提高班”老师。

私聊回复“投稿资源”,会免费送你价值万元的投稿资源以及写作课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纯干货| 掌握这几点,让你的文章充满趣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gs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