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明威说过,任何一篇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
码字越多,越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好文章确实是修改出来的。
以前不爱修改文章,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大概检查一下,别犯低级错误——错别字呀,错误标点啊——就行了。然后,就匆匆投稿,或者发到平台。
等稿件发出后,自己再读时,总是能发现不少错误,标点问题、字的错误、用词不准确、语言啰嗦、语句顺序颠倒、描述不准确等情况,都遇到过。
发现也迟了,文章已经发出,没办法撤回了。有的在其他平台发表,自己也没有修改权限。
即便是有权限的,比如公众号,最初不给修改,后来,才开放了权限,也有限制——只能修改一次,且只能修改5个字。想大幅度地调整,门儿都没有。
开始挺烦的,觉得公众号这样好没道理,作者自己的文章,应该想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才是,限制个毛线。
再冷静一想,还是官方明智。
正是因为严格限制修改权限,才会让作者重视起来,在文章发出前反复修改校对,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后,才发出文章。
如此前馈控制,整个平台,文章的错误率必然大大降低,内容的质量必然会提升,继而,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跟着提高。
02
我有个习惯,喜欢把文章读给女儿听。
我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读给她听,让她感受下——生活中的素材是如何用于文章,以及文章是如何“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以前喜欢在发出后读。
有那么几次,自己已经修改两到三遍了,觉得不会再有问题了。
在平台发出后,我看着手机读给她听,读着读着,发现一个错字。
“这个字错了,看到了吧?”我说。
继续读,读着读着,又发现一个错误——词语弄反了。
“这个错了,看到了吧?唉,真是。”我说。
有时,读着读着,声音开始放缓放低,反复咕哝着屏幕上的那句话。
然后,终于认定——“这句话太啰嗦了,应该这样写,……”
当我说这些的时候,果宝的注意力和情绪明显会从文章中跳出,不再专注于文章传递的思想与情感,而是集中于那些错误。这样的话,就违背了读文章给她听的初衷。
后来,我试着在发出前先读给自己听。对着屏幕,边读边修改,一遍又一遍。如此反复多次后,文章的语言就被修改得特别简练,低级的错误也基本上都能被发现。
一篇文章平均两千多字,读个五六遍,就相当于累计朗读一万多字,而且遇到需要修改之处,会停下来,反复斟酌。修改好后,再继续读下去。
很多时候,修改一篇文章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于写初稿。
03
举个例子。
我之前写的那篇《那条通往乡村中学的小路》(点击蓝色字体可以阅读该篇文章),初稿完成后,我就放下,去接女儿了。
在接的过程中,大脑仍在反复打磨着文章,文中有花有草有人,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后来,我想到既然是上下学,就应该有“书包”这个元素,书包是大还是小?是轻还是重?也有必要交待一下。
因为主人公上下学的基调是轻松愉快的——“边玩耍,边慢悠悠地走”,如果像现在的小朋友那般——背着很沉的书包,或者拉着行李箱似的书包,必然无法做到“慢悠悠”“轻松自在”。
这么一番思索后,吃过午饭,修改文章时,就在中间加上了这么一段——
背的书包是草绿色的军事帆布包,已经洗到发白,包底磨出了洞,包盖脱线了——像是镶了一段流苏,且镶得不匀——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包里大多时候就装着两三本书,一个练习薄,一个铁皮文具盒。一点儿也不重。
接下来的“总是在小路上慢悠悠地走”也修改为“总是斜挎着书包,在小路上慢悠悠地走”。
再举个例子。
前几天写的那篇《记忆中的那双红胶鞋》(点击蓝色字体可以阅读该篇文章),文章最初收尾时,是这样的:
曾经笑着说起这段往事,说以前自己好土,竟会暗暗念着想要一双红胶鞋。
语气轻松自嘲。脸上却仍是漾着微笑。
说着说着,竟有泪感从心底涌起,经由心脏,喉咙,直达眼眶,雾了双眼,即将漫到睫毛根时,又被生生忍了回去,那汪液体便在喉咙、心头打着漩儿——有种温热、发紧、酸胀感——久久不退。
后来,修改时,调整成了这样:
曾经笑着说起这段往事,说以前自己好土,竟会暗暗念着想要一双红胶鞋。
语气轻松自嘲。
说着说着,竟有泪感从心底涌起,经由心脏,喉咙,直达眼眶,雾了双眼,即将漫到睫毛根时,又被生生忍了回去,那汪液体便在喉咙、心头打着漩儿——有种温热、发紧、酸胀感——久久不散。
脸上却仍是漾着微笑。
调整了"脸上却仍是漾着微笑"的位置。通过把文章结尾的落脚点由“泪感”修改为“微笑",表明主人公从艰苦岁月走来,靠着积极乐观的精神,身心仍然得到健康成长,仍然一如既往热爱生活、感恩生活。从而达到向读者传递正向价值观和正能量的目的——这一贯是我写文章的初衷之一。
“久久不退”修改为“久久不散”,因为斟酌后,觉得还是“散”字意境更悠长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恰当的词和差不离的词之间的区别就像灯光和萤火虫之间的区别。”
04
《那条通往乡村中学的小路》(点击蓝色字体可以阅读该篇文章)本来已经修改得很满意了。三千多字啊,一遍又一遍的,都快读吐了。
昨晚,读给女儿听时,也觉着挺好。
后来,我们出去吃饭。她和弟弟先找座位坐好,我去打饭。
端着托盘回来时,我想跟女儿开个玩笑,走过她旁边时,故作惊奇地望着她,说:“咦?你不是高二闺女吗?”
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文章中的那句“有时,走到前面的人,会突然扭转头,说你不是那谁谁的闺女吗,你爸叫XXX,你爷叫XXX”,在“你不是那谁谁闺女吗”前面加个叹词“咦”字会比较好,以表示惊讶,对应前面的“突然扭转头”。
然后,我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年的场景,根据我们当地人的说话习惯,在“那谁谁的闺女"前还应该点明"某庄”。既然是直接引用话语,“那谁谁”应该修改为“那谁”,更合适些。
修改后应为这样,“有时,走到前面的人,会突然扭转头,说——咦,你不是前庄(后庄)那谁的闺女吗,你爸叫XXX,你爷叫XXX”。这样修改后,更符合事实,也更加传神。
05
海明威说过,他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重写了39遍,方才满意。
前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也说过,他自己的诗稿在完成之前通常要经过四五十稿——“我喜欢修改的过程,我不信任任何冲动自发的东西。”
文学大师们尚且如此,文字小白就更应该勤勉笃行了。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无止境。
只有怀着一颗匠心,以匠人的精神,用心打磨笔下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字,才会不断进步,也才能在文字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