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黑天鹅事件

作者: 奇医旅程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23:58 被阅读0次

    01   Spenser和黑天鹅事件

    第一次听到“黑天鹅事件”这个概念,是在罗辑思维2016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上,觉得这个概念很有趣,于是搜了搜百度,黑天鹅事件(英文:Black swan event)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当然Spenser带来的的是颠覆而不是什么负面效应)。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

    第一,它具有意外性。

    第二,它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针对这个概念,最近发生在Spenser身上的事件,完全称得上黑天鹅事件。那么问题来了,Spenser是谁?一张图就让你了解他。

    r

    就在几天前Spenser在网上开了一个付费课程《15天写作技能升级》,由于这次课程是他团队第一次打造的高端系列课程,因此价格也不算便宜,甚至有点小贵,一共5次课程,收费699元,如果能邀请好友一起学习的话,收费是599元。结果消息发布当天,报名通道直接被“踩踏”,报名小助手微信号直接被加爆,助手微信一度瘫痪。此次课程一天内就卖了100万,截止报名时达到200+万。而且一期课程根本满足不了大量用户的需求,开二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超出了Spenser团队的预期,足以称得上互联网知识付费领域的黑天鹅事件了。可以预测以后大牛们再谈知识付费,Spenser事件将作为成功案例典范。

    02    Spenser对我的影响

    初识S(我对Spenser的简称,这样感觉亲切)是源于一个已订阅公众号作者的推荐,看S的第一篇文章便被吸引,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他写的每篇文章必读,我公众号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或多或少受他影响。互联网的奇妙就在于此,有些人你不用见面,看他写的文字你就觉得他是一个你久违的朋友。

    觉得他亲切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经历和我有些许相似,都是爱折腾的人。当年S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体制内的中学英语老师,父母出钱给他买了房和车,生活过得挺安逸。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就是再找个不错的对象,结婚生子,油盐酱醋,岁月静好了。可是令周围人始料不及的是,S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卖了房子,给老爸留下车子,辞职来到香港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香港一路打拼,短短几年,他从员工转换为了老板,同时还有多重身份:专栏作者,50万粉丝的自媒体达人,香港第一大自媒体品牌“Spenser”的创始人,实现了财富自由。

    我也是几经周折从小城来到上海一路打拼,两年前拿到了上海户口,在上海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只是可惜的是我为之奋斗了那么多年的的职业正遭遇寒冬,危机重重,为了寻求职业另一种可能性我一路摸爬滚打,艰难而行。我真的需要一个榜样,升级我的认知,让我及早看到未来,少走弯路,而S就是这样一个榜样。

    03    Spenser思想体系的核心:自品牌的建立

    听说S开了第一次课,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机会,所以我毫不犹豫全额报名了,为了节约100块钱邀请好友参加这事想都没想。正如S群里一个小伙伴说的,说服别人购买你认为很有用的东西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费那么多口舌劳心费力,况且让朋友误解做广告就更不值当了,推已及人,没人会喜欢身边那些劝你买这买那的人。

    其实S的核心思想体系就是自品牌的建立。什么是自品牌,S的忠实粉丝已经用思维导图清晰展示了,借为一用,看得懂的人绝对收获满满。

    当然自品牌的建立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实案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比如这次S的黑天鹅事件,以及报名过程中 S自爆的细节也是值得玩味的,比如说为了让课程卖得更好,S邀请了两个公众号有一定体量的朋友,帮他做转载推广,结果也是出乎意料,流量确实进来了,但几乎没有购买率。更好的说明自品牌的重要,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就无法让用户对你形成足够的认知,建立足够的信任,用户自然不会做任何投入了,肯为你花钱的用户才叫用户。

    04   提高认知就是毒鸡汤,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干货?

    可即便建立了品牌,用户有一定的认知,但认知也是分层的,尤其在当下这个浮躁、注意力短暂的社会。两节课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是最好的说明。

    第一节课是S亲自讲的,定位是改善认知,建立基础框架,主要谈了谈为什么要写作,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方面的内容。第二节课请了何瑫老师坐镇,做了关于《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的讲座。结果出现两种不同的的声音,普遍认为第二节课干货满满,物超所值,而第一节课干货不足,甚至有同学提出了退课退钱的要求。

    我个人倒没有这样的感觉。好的老师讲课并不是一上来就跟你讲方法论,是帮你理清楚思绪,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学这个的意义是什么,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如果你连这点认知都没有,即便刚开始一腔热血,用老师教的招数开始运作,放心,你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尤其写作需一个人长时间独自耕耘细作。不信的话大可一试,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

    既然提到品牌,发生这样的小插曲也是好事,用户对品牌具不具备忠诚度、信任度一目了然,这年头有大量高粘度的用户才是王道。只有淘尽砂粒,留下的才是金子,这个道理S应该懂。

    05    健康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没有信任、认知和成长,你hold不住。

    说到认知,说到对品牌的信任。不得不提我本人的专业----医学。因为这个专业最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需要对医学有基本认知。正因为这两项的严重缺失,导致医疗界惨剧频频发生。

    举个例子:疾病的发生有个过程,如果病人在一个医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转到另一个医院治疗效果立竿见影,那是不是第一个医院医疗水平就差,甚至要去兴师问罪呢?当然不是,答案很简单,你很饿,吃了5个饼才饱,你是不是可以说第5个饼才有用,前面4个饼都没用呢?

    再比如每个医院的专家教授都建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因为TA们都经历了学医多年的历练以及医学界职称晋升漫漫长路的煎熬,专业造诣自是不必多说,可有的非专业人士却对自己有着迷一般的自信,频频对专家的意见提出质疑,而且这样的质疑不仅仅是专业水平,连人品都轻易质疑。最近在医学界发生的孙培成教授被砍案件,只是因为嫌疑人赵某,因其曾在医院代人挂号牟利,被孙医生批评过,所以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孙培成教授是何许人物,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被誉为中国工程院王学浩院士接班人,两人主持的肝脏移植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也是江苏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一,绝对称得上国宝级的医生。然而,这样一个好医生遭受不幸后,在网络上依然看到了无数快意的欢呼,甚至有人说:砍伤太可惜了,为什么不砍死。让人寒心至极。

    这些年医务人员已经被不良媒体黑得体无完肤,民众认知、信任的建立也不是三五天的事,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我也不愿把时间浪费在吐槽、对骂上,在这方面想提升认知水平的有心之人有时间可以看看罗辑思维98期《医生的敌人》和172、173期《魔鬼经济学上下集》。S也很欣赏罗胖,不光经常拿罗胖当正面形象举例子,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致我心中的罗永浩和罗振宇》,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现在的我只想以S为榜样,跟上他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谁不定哪天就站在风口上。即便做不到他这么瞩目的成绩,只要比过去的自己有进步了就好。

    PS: 最近,全球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报道震动了中国医疗界。

    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 2005 年至 2015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10 年中,中国培养了470 万医学生,但医生总数只增加 75 万。进一步分析则发现,10 年中 25 ~ 34 岁的医生比例从 31.3% 降至 22.6%,而 60 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 2.5% 增加至  11.6%。面对医学界人才的大量流失,可以预想未来的医疗资源绝对是稀缺资源,为健康的投资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命题,你不野蛮生长,谁又能为你的健康买单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历黑天鹅事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hy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