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讲”促学 以“研”促教 ——韦慧鸽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总结

以“讲”促学 以“研”促教 ——韦慧鸽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总结

作者: 韦慧鸽 | 来源:发表于2021-01-25 20:52 被阅读0次

            本期工作室依然以统编教材为依托,主要研究“注重语言 言意兼得”的研究方向。同时结合当前“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研讨的开展,通过学习和研究,力争使老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因此,我们在原先已有的工作室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把读书写作和课堂实践进行了新的调整,寻找到工作室成员发展的新途径。

           一、讲书,让阅读扎根

           本期,在教研室赵飞燕老师的引导下工作室把《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作为本期共读书目。开学初,我们就对这本书做了详细的阅读规划,具体到每周阅读多少页,阅读打卡的时间,以及阅读打卡的拍照提交的要求。本期与前面区别最大的是,我们要求工作室成员在阅读时可以结合一章内容,也可以在整本书读完之后,画出思维导图的同时,在集体研讨时借助自己所绘制的导图讲出书中的内容。讲解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或是书中案例的学以致用,或是书中理论的重新解读,或是书中内容给自己的点滴启示等方面展开交流。阅读是从文字中提取,画出思维导图则是对阅读内容的整合记忆,而讲书的过程则是对整本书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性运用。这样一个全套的阅读过程,才会让阅读落地生根,扎实有效。

           二、研磨,让课堂高效

           课堂永远是我们的主阵地!根据工作室研究的整体目标,我们把课堂研究目标定为三个:1.如何有效的删繁就简定出一节课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就是想老师们能够根据学段目标、单元语文要素、本课课后题等多个方面选择适用于这一节课的目标定为,从而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2.语文要素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层层推进,逐步落实?有了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使课堂教学中老师所做的每一步都能着眼于目标,同时又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安排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活动,让孩子的学习经历一个感知——观察——发现——创造的学习过程。这个研究方向也最能体现老师课堂教学的创新。3.当我们开始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时,最怕的是老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只重视了发现语言密码,带着学生进行了仿写创作,而忽略了文章所传递的情感。所以,如何将课文内容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就成了我们研究的第三个内容。

           根据这三大研究方向,我们本期把四年级上期第五单元作为工作室的研讨内容。将研课记录表从课标、语文要素、横纵对比、课后题、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希望可以通过这样层层分析,最终找到教学的方向。本期以《麻雀》和《爬天都峰》为例,每课安排进行了两次研讨,每课两位老师主讲,第一位老师讲过,评议后,再由第二位老师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修改进行第二次磨课。这样的两次磨课后,如果还觉得不满意可以进行第三次磨课,直到磨成精品课例。

           以上是从教师“如何教”这个维度进行的深入研究。有了教师的教,那么从学生“学”的角度该如何找准研究点,我们尝试改变观课模式,提出了“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观课要求。在研课观课中,我将工作室老师分成两组:一组主要看教师的教,从目标、语文要素的落实、情感的渗透三个维度进行观课;另一组老师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有多少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深度?后面的评课环节,我们按照教学流程逐步研讨教师的问题是否指向清晰,教师的评价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发现的教师的问题和评价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是否引领学生进行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这样逐个教学环节的分析,能更加清晰地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有效问题,发现需要修改的教学环节,为下一节课提出修改思路。

           最终我们形成了2+2+3的研课模式,即:每篇课文进行两次磨课;听评课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观课;最后形成研课记录、磨课心得、观课心得三种研讨材料,记录研究过程。

           本期工作室在以往的常规学习和研讨中,有了新的突破,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开辟更加适合教师成长的读书方式,希望在来年继续抱团成长,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带领所有成员走上幸福的成长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讲”促学 以“研”促教 ——韦慧鸽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ni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