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月半
(2018年:48 / 365)
前天才发了一个对比:高铁一等座,比二等座多25元,体验高几个档次,地方大、座位少、有踩脚的地方、有护颈的;
今早刚坐上商务座,对比二等座多125元,比飞机商务舱还要舒适一些。
有对比就有差距,服务增值大,体验度好,消费者也愿意买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3905623/c1753355f28d48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05623/439db9f68ed4ea7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05623/7a8d10d40ce0cb1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05623/13d2d9792a05a6d0.jpg)
体验一:销售无秘密
销售无秘诀,你愿意提供优质环境,我就愿意给你买单。
体验二:越向上越不拥挤
经常乘坐高铁往返广深,会发现二等座多却常常定不到,一等座少却时有空位,商务舱价格稍高一点,但却时常空位多,甚至空舱。
有点像人的发展,越向上越没有那么拥挤。看你是否愿意付出,你向上的决心有多大。
体验三:风险防范应提前做
风险无处不在,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个备选方案,否则,风险一旦出现,再好的体验也会打折扣,比如,今早7点14分的高铁,到现在还没启动!起了个早,偏偏赶了个晚,原本好的商务体验:人少、位多、舒适度高,原本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时间的延迟心急如焚。
所有高铁班车待命不发。某一路段系统出了点问题,正在抢修。
风险防范很重要,凡事做好备选应急方案,以免误事。
对自己和服务部门都应有具备此意识。
体验四:一个企业的能力和态度,还在于如何面对突发事件
这么多人这么多高铁班车,突然全部严重晚点,高铁站的应急措施是:
有的乘务员提醒旅客不要着急,很快修好出问题的路段;有的乘务员说建议大家坐在车里等,不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去换乘的时间也可以等到车开了;有的乘务员说,可以到9号车厢统一协调下车去改签或退票……
结果到了9号车厢,好不容易等到人齐了下车了,却没有人带领,全程靠旅客自己搞定……排队退票又是一个半小时(目测每个窗口的排队人数30+人),但并没有针对突发事件做服务细分,而仅是单纯地增加了退票办理窗口。
……
整个过程,缺少统一的口径和安抚,本来体验好的感觉,因为时间的严重延迟和处理速度慢,很多旅客的重要事情被延误,目测和听到旅客们心里的差评怪兽出来了,各种声音交错,甚至不文明的语言都出来了,孩子的哭声、唏嘘声、焦躁的电话声……连成一片。
作为消费者和旅客,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地认知目前的环境。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除了平时有序的优质体验,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处理的效率更值得关注。
【后记】
7:14的早班高铁,截稿前还没出个结论,被耽搁3个小时后,果断退票转换其他交通工具。
外部风险不可控,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意识还可以再提升,比如重要事件提前一天出发。
对于高铁站出现此种突发事件,某路段系统抢修,导致全部旅客滞留车上或车站的,应该有个强大的应对措施才对。比如一些细节:
1.第一时间将遇到的困境统一口径传达乘务员,安抚旅客;
2.预估抢修好的时间,让旅客有个心理预期,而不是敷衍地说:很快就修好了;
3.针对赶时间的人,安排统一下车厢出口,专人带领或沿途指引到退票窗口;
4.退票窗口应根据大部分群体快速设置“延误60分钟及以上退票窗口”“老弱孕妇专门窗口”“现金退票窗口”等等,而不是一刀切,效率大大折扣,还导致一系列问题和部分冲突;
5.对于整体素质相对高的城市旅客,其实一个简单真诚的态度,一个为顾客着想的细节足矣,但,这又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现场一些场景和个人体验,因为这个事件有了新的思考,常规有序的服务背后,你没看到的还有多少?那些才是致胜的关键。
于深圳北站
2018.03.05
三月半与您边走边聊,更多心路原创文章,请移步――目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