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 )
(文章参与书香澜梦第41期“名”专题活动。)
每个人都有姓名,每个物品都有名字。
名字似乎很普通、很常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用到的物品,包括房子、家具、生活用品,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有名字。
名字的作用应该是沟通交流。
在人们聊天时,一提起某人名字,就想起某人的容貌、形象、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一提起被子、衣服、裤子、鞋子这些生活中物品的名称,人们就能知道别人想要表达物品的大体形象、用途、摆放位置,明白彼此的意思,高效沟通,避免出现歧义。
可以说,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用都被命了名,我们的生活都被名字包围着。
这说明,人们真的很喜欢命名,也进一步说明命名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非常低效,整个生活大体一团糟。人们只能对着另一个人不停比划,却不知道如何形容才能让其他人理解。人们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想要对自己的思想和周围物品进行清晰表达,所以,人们创造了语言文字。
由此看来,语言文字创造的初衷虽然是为了沟通交流,但沟通交流中最基础的目的就是命名。
在我看来,命名就是在定秩序。
命名不但指出了我们周围物品的名称,更规范了我们周围物品的秩序,让所有物品各归其位,构成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为我们建立起对世界认识的一个大框架。
命名也能让我们明白社会上的一些基础规则,规范我们思想的秩序。例如,“孔融让梨”这个成语是为亲人间相互谦让的道德规范命名,“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则是为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命名。这些寓言故事让人们明白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做事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我们出生之前,基本上周围能被人感知到的所有思想、所有物品都被命名了,但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也有命名权,可以对身边的物品命名。
不得不说,命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你给一个人、一只宠物、一朵花、一栋房子、一个行为命名之后,你们之间就建立了连接。一旦命名,它就承载了你的感情,变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你在生活中多了一丝牵绊,让你变得难以割舍。
例如:在写小说过程中,你就是小说世界的神,你给一个人物命名,便赐予了他生命。他在小说中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他的存在让他鲜活地在小说的世界经历爱恨情仇,也能在你的笔下挣脱既定的剧情,走向他自己的命运。
不但如此,随着对生活中物品命名行为的增加,你与这个世界产生了更多、更深厚的联系,你对世界的感知也更加敏锐,对这个世界更加眷恋。
除了对外在物品命名,我们也可以为自己命名,也就是找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显然不只是我的名字、相貌、行为、财富,而是我这个人在所有表象、思想和行为背后,隐藏的那个真正的我。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可以认真捋顺自己的所有想法,让它们出现、凝聚,待在合适的位置,并随着时间和境遇的不同不断调整。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之旅,一个命名过程,也是为自己的思想建立秩序的过程。
这个过程相当有意思,也许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我是谁”的答案,为自己命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