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着吃的瓜甜
文、长江
今年岛城的天气异常闷热,持续了夏秋两季。大街上贩西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人没有喘息的机会。本地瓜、东北大西瓜、新疆砂田瓜等等,都不是啥好瓜。具体表现在瓜的口感上,有的发酸发涩,有的根本没味道,咬一口,不愿再咬第二口,十多元钱的瓜白白瞎掉。
这些年遭受瓤口不好瓜的侵害,对瓜失去了喜爱的情感,一个好瓜和一个劣瓜,从外形分辨不出来的,炎热的夏天,只能对瓜望而却步,喜而远之,免的酷暑再添烦燥。
虽然远离着西瓜,却依然惦记着西瓜。第一次吃西瓜的情形,还是从父亲的叙述中得知,那时在穷乡僻壤,交通不变的通渭,一年四季很少见到新鲜的瓜果,父亲是挑着麦子去碧玉公社交公粮,富裕出了几斤麦子,在集市上换了两个西瓜,挑回家,让我和母亲解馋。我狼腾虎咽不说,最后连瓜皮都未放过,啃得剩下的外皮薄如纸屑。父亲说,换下的瓜真甜。
换下的瓜真甜,是的,家乡的好多东西都可以拿粮食换,西瓜也不例外。每当村子里有买卖人的吆喝声,我总是一个箭步第一个冲出家门,后面跟着妹妹弟弟,母亲不忘喊着交待一句,换啥的,换的人家多了,回家告诉一声,给你们换些。
我顿时有了一种使命感,跑到买卖人跟前,听价格,看谁家换了,换了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全部交待给妹妹弟弟,让他们赶快回去告诉母亲,妹妹弟弟凑热闹了,不想去,我威胁到,那我去,换回来你们就别吃!让不让吃,我说了不算。最后我只好知趣地跑回家跟母亲说,然后帮母亲背半袋子粮食来换,为了口福,我跑前忙后,乐此不彼。
有口碑的生意人,背去粮食平秤,人家一钱的便宜都不占,换的瓜果蔬菜秤冒的拿不住砣,至少要搭上半斤。瓜果蔬菜让你可劲地挑选,选剩的可以折价处理。一车瓜,一个队能解决一大半。常来常往的几个生意人,都是熟客,换回去的瓜,特别的可口,瓤口又硬又沙,存放在西房里,中午或下午杀一个,暑气顿消,清凉四溢,从心里到血管里的舒坦。
农村人缺钱,不缺粮食,一年倒腾出几袋子粮食,专门尝鲜解馋。换,就是转化成金钱为标准的一种等价交换方式。却又不等同于金钱买卖,这对买卖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刚收获粮食人们毫不吝啬,家里存了不少的粮食,换点西瓜吃也不心疼。资本厚实的生意人,把换来的粮食囤下来,等价格上涨时再处手。一进一出,都是生意。
社会在变化,农村也在变化,西瓜也不在是夏天里必备的解暑瓜果了。粮食的毛利不大,下乡的生意人只喜欢现金交易,“换”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字,现在很少出现在商品交易中,“粮食换西瓜”早就成为了过去,变的不只是交易方式,商品的品质,人心都在变化,不换的西瓜不甜,不甜的西瓜,人们早已没有了期待。
换着吃的瓜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