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衡水中学原校长张文茂主编的《做负责任的中学生》,被书的第一章《我的衡中成长见证》所吸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那些学霸们是如何追求卓越,把学习做到极致的。
赵靖宇:《我的金牌之路》2014年获第46节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15年被保送清华大学。回想当初,参加奥赛的动机十分单纯。一是我确实十分喜欢物理,既然衡中的校训是追求卓越,我为何不去挑战一下竞赛。那时我在奥赛方面的天资出色表现就是凭借着上课听老师讲两道题,下课并未付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可以每一次考试都拿第一。并且,第一次立下当时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有多难的目标——我要进国家队。与其狂追数量,寥寥草草的做完所有书,还不如挑几本适合自己的,精雕细琢、总结方法、总结错点、考点。如果每一本书都不想放弃,最终只能是每一本书的精华都未领会。
郭强:《他是这样步入清华的》,2002届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一个人是要有所追求的,谁也不想悄悄走到人世,又默默离去,在世间不留一点痕迹。怎么才能不平庸呢?那就是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向理想接近。最后的结果,即使没有成为大家,但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实现自强不息是有一定难度的,他首先要自强,要有进取心,自信心以及强烈的欲望和决心。然而最重要的是不只有几分钟热度,热度是不够的,必须有毅力和恒心。
在他的努力下,2002年以665分的总成绩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录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优越是一种基础,而不是一种优势,艰苦朴素永远是一个人进步的保证。在吃饭上,郭强很注重饭菜的营养,从不爱吃什么就天天吃什么,而是将各种饭菜搭配着吃。他说,吃饭要讲究营养,只要搭配合理,吃便宜菜照样营养丰富。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1米85的大个子,体重180多斤的郭强,伙食费每月只有100元左右,最多的一个月不超过140元。该花的钱郭强从不吝惜,但不该花的钱国强从不乱花。从小到大多钱花在买书上的钱最多,从小他就自己买下了《十万个为什么》,《资治通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书籍。但是在一些事情跟我讲抠门的不行。刚入行,郭强的爸爸给他买了一张50块的IC卡,就是这张50元的电话卡,他用了三年,到毕业时上面还有30多元钱没用完。人必须有爱心,要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功。人的一生要不断追求,学习好,不仅仅是聪明的结果,而是努力的结果。但学习好不等于发展好,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善于计划。
迟璐岩:《我的成才之路》2006年以全省第2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我认为学习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情。首先是整颗心的投入,既然是学生,就要把其他的事情抛到脑后,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去想人际关系,不要去考虑假日安排,更不要去担心考试结果。学习就是这样一件纯净而单纯的事情,他需要的是此时此刻的心无旁骛,此时此刻的全力以赴。做数学题时投入纯粹的解题,无需为庸长的题而忧心重重,解物理题时投入于特定的情境,从纷繁的内容中敏锐的抓取关键。
其次,用心去琢磨自己的学习、自己的成绩、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定位。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他。因此,要搞好自己的学习,用心的对待自己是一个必须具备的前提前提。用心的去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看看自己前面后面有谁,有什么样的对手,有什么样的伙伴,看看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梦想还有多远的距离,看看是哪个学科让自己有所落后,看看是哪些类型的题型让自己名列前茅,哪些题型在拖拉自己的后腿。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才能针对的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成绩。
针对化学物理性质记不准的缺点,我一遍遍的翻课本,将所有课本提到的物质的性质列表对比进行记忆。针对物理电磁与动量结合的难题,我从模拟题中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初看相似,实则不同的例题,进行系统总结,反复研究,从此之后这类题从我的弱势变为强项,再也没有在这里摔过跟头。另外用心更涉及到什么样的心态问题,患得患失是学习的大敌。为一次的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是在自己放弃自己的未来,为一时的状态不佳而心情沮丧,是在输掉自己成功的希望。始终保有一定的激情和充分的兴趣,同时保持心态的平和,可以与分数的起起伏伏中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放弃、不松懈、不偏激,以恒定的加速度,始终如一的前行,成绩的优异便可水到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