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会写点股市、炒股的文章,貌似我非常懂股票的样子。
其实不然。
虽然我也有一个“川”字,但我不是川普,更不是懂王,我对股市和炒股,一知半解,也从未花心思去学习,就像《赤壁》里诸葛亮的口头禅那样:略懂,略懂而已!
如果非要给炒股技能划分等级,假设总级数十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那我顶多就是二级,但我自认也就是个一级的水平。
弄清楚了我在股票方面的真实水平之后,我再来说炒股的事。
炒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选股,而选股的方法,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我曾经谈过自己的选股方法,就是看涨幅在4-7%之间的股票,再结合它的K线图和成交量来判断其走势,是属于上升期,还是快到顶了,由此决定是否买入。
我另外一个没有谈到的个人炒股技能就是,如果买了一支股票,结果它一直跌,那我是不会补仓的,就放任它这么跌下去,等待它价格走势的反转。
当然,这得要这支股票值得我等待,也就是基于个人的判断,认为该支股票会触底、回升,升到我的买入成本之上。
如果这个判断特别强烈,那我可能会在低位买点补仓,借此拉低成本价,但绝大多数情况我是不会补仓的。
至于如何判断一支股票是否有反转的机会,这个纯属个人判断,没法说,非要说的话,就是量子力学的范畴了,我更说不清楚,毕竟量子力学的特点就是飘忽难测。
我曾经按照个人的选股方法买了一支股票,结果第二天它就开始跌了,当时心里有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但它驱使我立马卖掉了那支下跌的股票,结果后来那支股票真的就跌跌不休,长期都没有反弹回升。
虽然买的那支股票价格不高,买的也少,因为我本金很少,但人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可能就是那种本能驱使我卖掉了那支股票。
还有一点非常庆幸的是,我按照自己的选股方法选择的股票,比如十支起码有三支会在我买入并持有期间出现涨停,然后让我吃到涨停的红利;至于跌停,十支我大概会碰到一支,在我买入持有期间有跌停现象。
简单点说,就是我自己选的股票,基本是赚多赔少。但在这样的概率下,我居然还是亏了钱的。
这个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
虽然我炒股的概率是赚多赔少,但炒股并不是选股买股这么简单,还得有坚定的心态。所以人们常说,炒股其实就是炒人性,而且是炒的人性中的阴暗面。
人性的阴暗面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无知、贪婪、自傲、侥幸心等等。
买入一支股票时就很盲目,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买入后涨了,就渴望一直涨,从没想过有下跌的可能,也就不会有止盈的观念。
反之,如果买入跌了,就会捶胸顿足,要么大量买入拉低成本价,要么赶紧卖出割肉。
在我看来,不管是补仓拉低成本,还是割肉,都是不淡定的表现。
补仓拉低成本是一种可行的操作,但是在何时补仓、补多少,这个是需要技术的。
至于见跌割肉,更是不可取。一点点下跌就乱了阵脚,这样的心态最好还是别炒股,心脏受不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自己有这么一种能力,就是能根据自己的方法论或者本能,去选择一支股票,并且能够吃到上涨红利,也能因此逃脱损失的机会。
我炒股概率赚多赔少的前提下还是亏了,是因为我心态不正,人性的阴暗面主导了我,所以赔了,但在我认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我慢慢挽回了损失,这个挽回的比例,打个比方说,以前亏一万,然后在纠正自己心态的同时,赚了一些,只亏六千了。
其实按照自己的纠偏行为,如果再在股票上慢慢下功夫,还能把损失减少,甚至抹平,但我没有这么做了。
不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炒股会分心,而我又不肯去研究,自己本金也少,赚的当然也少,除非出现大牛市,不然回本需要一个较长时间。
但是,我不知道大牛市会不会出现,那么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再炒股,就让那点损失成为我涉足股海的印记也未为不可。
除了炒股选股的能力,在选择公众号上面,自己似乎也有这种能力。
有那么几个公众号,自己可以说是从它们起步之初就选择关注,而且关注的同时,也有觉得对方能做大的可能,所以持续关注,比如说“卢克文工作室”、“半佛仙人”、“九边”和“大民工”。
这几个公众号都是在它们还没有多少名气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了的,一步步见证它们的崛起。
这其中,“大民工”比较可惜,一开始的“教员系列”、“小平系列”等描写我党早起领导人的系列文章本来吸引了大批读者,但因为不知道是被盗号,还是内部出现分裂的原因,这些好文被删除掉了,之后改名重新发文就颓势立现,被我果断取关。
炒股自己折腾得比较多,所以能说的话题多,公众号自己就是关注、学习,要么就是取关,能说的话题较少,但从这两个看似没有多少关联的方面,我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种能力,就是选择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知道对我有啥作用,而且真的是选择得好,还是运气好,我也说不清,但我就是觉得自己有这种能力。
如果,其实自己是不具备这种选择的能力只是运气好,但我坚信自己有这种能力,而且有一些例证辅佐自己的观点,在心理学方面来说,就会形成一个正向反馈,不断暗示自己有这种选择的能力,那么就算一开始自己只是运气好,但到后来,这种选择的能力说不定真的就会锻炼出来。
这,就是“正向反馈”和“自我暗示”的积极作用。
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不光是段子,还是个哲理,你可以仔细品品。
而我,为何沾沾自喜于这种“选择的能力”呢?因为我觉得,这个能力的潜台词就是“有眼光”!
你再品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