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846729/f239fe29ca156589.jpg)
话说吃的方面,没有什么特别喜欢,也不是吃货,多吃两口少吃两口,怎样都行。
今年双十一,买了一箱玉米、还有咖啡,一吃一喝,多好。没了再买,可选满意得口味和价格。
爱人也买来一大摞坚果,嫌剥壳麻烦,吃的少吃得慢,想不起吃别的,帮助助力减肥了。
今天晚餐,煮了两玉米充饥,吃了一半。写文时间迫近,看着玉米有了写吃的想法,不是什么饕餮大餐,也吃的有滋有味,吃的是情怀。
笑着和爱人说:“老婆好养活”,喜欢吃粗粮红薯、玉米、荞面,米皮;其次荤的,二者必选一个,粗粮要多于荤的,也算是两个极端。
现在人们谈吃的,选的是吃什么好,怎样吃营养均衡。吃的是文化,和在一起吃的人是谁。
记事开始,没有担心过吃不饱肚子,吃的好也罢坏也罢,父母会变法给吃好。每每春节,年夜饭丰盛无比,是小时候最渴慕的日子。
父母工作单位在铁路部门,家住火车站。物质资源匮乏年代,吃得占尽地理优势。火车运货装卸中转,在铁路火车站台堆放,不时会有好吃地。父母在的日子,最美好得幸福光阴。
吃不饱饭,似乎与我们的年代搭不上边。如果认真听听老人诉说,或多或少我们身边父母,甚至再上一代的,两代或三代的,难免会有过亲身经历,说起自然灾害的苦日子。
上学听同学讲农村生活故事,刁媳妇不给婆婆吃饭,恶婆婆嫌弃媳妇吃的多。邻里瞧不上这样得,穷整得人变形,像天方夜谭摇头叹息。
久远事说起,现在年轻人没有代入感,也没有兴趣。有时年轻人发牢骚,长大过春节,没啥感觉。每天吃的丰富多样性,在天天过年。
有得吃有得陪,旁边有父母唠叨,简单幸福。有天父母不在世,️所有得回忆都会无比珍贵。
正如阿尔贝·加谬说的:“一个人只要有了回忆,就不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回。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忆起往事,也会珍惜当下拥有生活。
拿我这个年代,讲起小时候都会乐趣无穷。数着日子,盼着春节,初一挨家挨户拜年,看哪个糖果花生瓜子多,小手捧出,得意洋洋。
后来长大,电视剧书里了解先辈们打江山,闹饥荒开垦土地,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苦岁月。
现在年轻人,早已经解决温饱,生于中国经济富裕时代,国泰民安和自在地生活。
殊不知,在世界还有吃不饱的国家,处在饥寒穷困之中。可不能像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不食人间疾苦,愚昧无知之问。
我们都懂得“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的道理。富有不代表浪费,任何时候养成好习惯。
今年国家领导人习主席,提倡节约粮食,就餐光盘行动。发扬勤俭节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何时都不能丢弃忘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