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篇:愿景、驾驭和加速。
愿景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学科,阐述了一种让新创企业评估其进展的新方法,称为“validated learning”
驾驭:就是细节的描述,怎么开发-测试-认知,反馈循环。
加速篇:是对驾驭的优化。
目前看书,我会先看这本书的整体架构和思想,就是会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的架构体系是如何的。
这本书,中心思想之一是把创业步骤形成一种共性的方法论。传统来说,创业更像是一种“化学反应”,一方是资本方的钱,另一方是创业者的激情、才好,两者相互碰撞,然后就开始了创业旅程。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创业都是失败的,所以这本书就是想把一些公理总结出来。帮助大家(读者)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系。
摘抄1“精益创业要求人们用不同的方法衡量生产力,因为新创企业总会时不时弄出一些没人要的东西,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及时开发出来,或是不是在预算之中并非重点。新创企业的目标在于弄明白到底要开发出什么东西,她得是顾客想要的,还得是顾客意愿尽快付费购买的。换言之,精益创业是研究创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新方式,强调要同时兼具快速循环运作和对顾客的认知、远大的理想、以及雄心壮志。
谁才是创业企业家?
摘抄: 当我在全国各地宣讲精益创业的时候,我经常会意外遇到一些圈外的听众,他们大多在大型企业里工作,负责建立新业务或产品创新的工作。这些人对组织内的政策了如指掌,他们懂得如何组建分别结算损益的独立部门,也会庇佑有争议的团队,避免企业插手干涉。最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是梦想家。他们就像那些我多年来一直与之打交道的创业者一样,能遇见自己行业的未来,愿意冒险寻找创新方案,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一开始主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应该开发什么东西?针对谁?我们能进入并称雄哪些市场?我们能创造出怎样持久的价值,不至于随着竞争而销蚀?
价值vs浪费
换言之,我们的努力有多少创造了价值,有多少被浪费了?这个问题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所在;这是所有精益生产拥护者被教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学会遇见到浪费所在,并有系统地排除它们,让分田这样的精益企业称雄全行业,而在软件圈子里,敏捷开发,一直是我所奉行的。
精益的思维方式是:“向顾客提供利益”,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
我逐渐相信,学习是新创企业进步的重要部分。了解顾客所需之外的任何努力都可以不要。
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企业愿景和顾客接受度相匹配。这并非向顾客自以为需要的东西让步,也不是告诉顾客他们应该要什么。
马克说:“过去,产品经理说,我就是要这个。”工程师会回复:我会把它开发出来。而现在,我会要求团队成员先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顾客认同你正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吗?
2、如果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顾客会为之埋单吗?
3、他们会向我们购买吗?
4、我们能够开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