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618872/9a4c1f4204f08ca6.jpeg)
楚庄王带领大军攻宋,从周定王十二年秋九月,一直到周定王十三年夏五月,楚、宋两国整整打了九个月的仗,还没有分出胜负。
当时在列国还没有哪场战争能纠葛那么长的时间,这让各个诸侯对楚、宋两国的实力感到既畏惧,又钦佩。
只是如此长的战争时间,让楚、宋两国也备感疲累,尤其是宋国,在楚国大军的长久围困之下,宋国城内几近粮草尽绝。
守城的宋军个个面黄肌瘦,不时会扔掉弓箭,嚎啕大哭。
但是一看到攻城的楚兵,马上凶恶如虎,拼死抵抗,不打退楚兵,誓不罢手。
楚庄王对此状况深感头痛,眼看已经要把宋国攻下,但就是迟迟不能再进一步。
一天楚庄王伏于楼车的垛口上,观看敌人的动向,忽然看到有一员大将出现在城头上。
楚庄王问楼车的守卒,那是谁?
守卒熟悉敌情,告诉楚庄王那是宋国上大夫华元。
听说宋国的朝政就把持在华元的手中,这个人一定不简单。
楚庄王这样想着,突然向对方喊道:“寡人乃楚庄王,对面的将军可是大夫华元?”
华元一惊,也坦然答道,自己就是华元。
楚庄王问:“贵国宁折不屈,寡人很是佩服,只是不知道贵国还能坚持几日?”
华元惨然回道:“城内早已粮草尽绝,现在百姓正在易子而食,等互相吃完儿子,再吃妻子。总之宋兵就算站着死,也不愿意跪着生。”
宋国士兵宁愿易子而食都不愿意投降敌人,宋国百姓的顽强大大超出了楚庄王的预期,更为宋兵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所震撼。
无奈,楚庄王只好选择退兵,并选择了和宋国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18872/05eb81f49ba17c45.jpeg)
生在和平的国家,很难能想象到生活在战乱中的艰辛和惶恐,更无法想象易子而食是怎样的一种惨状。
宋国这样的坚守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传承中华文化,一定要让年轻人把古老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这样的坚守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还有在历史的角落里,那些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年轻的恋人离散之后,还能默默地为对方坚守一生,这种坚守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坚守”,人们也愿意歌颂为了美好的理想,美好的信念而产生的“坚守”。
比如说宋国为了不做亡国奴,所诞生的惨绝人寰的“坚守”,不得不让人有为之泪目的钦佩。
比如说那些不想光辉的文明就此陨落的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传统经典所带来的智慧和觉醒,所不得不为之的呐喊。
还有那些为爱而“坚守”的恋人,他们必然很爱慕那个为自己的生命曾带来光和热的对方,才能让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依然可以靠着爱的余晖,坚守一生。
不爱,就不会诞生一切地“坚守”。
一生是无爱的人苦,还是有爱的人苦呢?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知道这一生真的能够明白“爱”的真谛,人生就会必然圆满,必然丰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