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在生活中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怎么既能做个好人,又避免掉不好的事情,这篇文章为你揭示这个秘密!
骊姬是犬戎国进贡给晋献公的美人,晋献公一见到骊姬就神魂颠倒,宠爱非凡,连本来亲近的儿子们也疏远了。
我之前写过晋献公的大儿子申生宽厚仁爱,是一个非常能够得到臣民爱戴的继承人,本来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会顺利成为晋国下一代国君,并带领晋国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晋献公逼迫最好的儿子自尽,历史证明儿女的不幸大都来自糊涂的父母
但是可能是上天觉得暴戾的晋献公不配拥有这么好的儿子,所以才会安排犬戎族送来了貌如春花,心底却如蛇蝎一样恶毒的骊姬。
骊姬为了能够让自己权力永固,就一心想要废掉太子,好让自己生的儿子奚齐能够登上王位。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早已恶名在外,在太子申生忍无可忍被晋献公逼得自尽以后,奚齐也成了恶母之子。
这个才年仅十岁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善而受到牵连,晋献公刚死,奚齐也被反对的大臣派出的刺客杀死了。
骊姬最后的结局是被把持朝政的大臣绑在朝堂之上,活活鞭打致死。
这样的残害忠良的恶人自然会恶有恶报,也并不值得去多费笔墨去讨论,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为何好人不长命的原因?
太子申生忠孝仁爱,是一个几乎让人挑不出错的人,晋献公想从鸡蛋里面挑骨头,把这个儿子的太子之位废掉都无法得逞,可想而知申生的人品。
但是一个人只要做个好人就会没有灾祸吗?
答案其实是不确定的,如果只是做个好人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申生就不会无奈而死,历史上很多留下名字的好人也不会被奸人所害。
所以做个好人很重要,但是做个有机变能力的好人更重要。
比如说如果申生懂得机变,知道他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知道他的父亲晋献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哪怕早早放弃太子的身份,而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也会是另外一番结局。
像历史上有很多因为能够及时远离利益斗争漩涡的圈子,从而保住性命的例子,比如说范蠡,助勾践打败夫差以后,就急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隐姓埋名做了一名商人,因为乐善好施,还成了一位令后世敬仰的财神。
张良辅佐刘邦登上王位以后,也飘然远去,根本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所以朝堂的纷争也自然在他的生活里烟消云散。
在这些历史的故事中,我们就会发现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远离有巨大利益纠葛的圈子,尤其是当周围所有人都在不择手段攫取利益的时候,更要远离。
老子说:“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今天这个竞争的教育下,大家好像都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一定要和人争,自己才会得到更多的利益,自己才能活得更好。
但是实际上是一个人真正具有了利他的能力,做的事情真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自己自然也会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哪里需要去争斗呢?
反过来说,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完全只能靠争斗去生活,那么这种争来的利益也随时会被别人所争走。
而且别人来你手里抢夺利益的时候也会肆无忌惮,因为对方会认为你的利益本来就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所以对方抢你,也会毫无愧疚之心。
这就是丝毫不爽的因果循环。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未来有好的人生,有好的运气,那么除了教育他要做个好人以外,一定要培养孩子有一颗不争的心,再有一颗利他的心,专注于自我发展的心,这样孩子既能做一个受别人尊重的人,也有能力做出一番真正利人利己的事业,这样也才能经营出一个真正安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