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FM市场分析和竞品报告

作者: JinZe | 来源:发表于2014-06-03 21:18 被阅读7948次

    引子:

    我初中时代在集体宿舍唯一的消遣是听广播电台,一天压迫式后的学习能够躺在被窝里戴上耳机听电台主持人充满磁性的声音,伴着音乐声入眠,实在是一种享受;后来去城里上了高中,发现诱惑多起来了,电台也不那么流行了,手机成了新宠;到大学,才拥有自己的电脑,世界更是一下子变开拓了,坐在电脑前面,我有QQ要聊,我有论坛要逛,我有音乐要听,我有视频要看,更是无暇想起电台里遥远的声音。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因为自身对移动应用比较感兴趣,发现国内电台类的应用数量激增,我只需安装一个APP,就又能听到电台了,有一种电台隐隐复兴的感觉。

    跟赵思铭先生在知乎上短暂的交流,当时对电台理解不深,对黄色的反馈是淘宝系不忘本这样的回复印象比较深,哈哈。

    后来使用了多听,常拿来听晓说,冬吴相对论,(IT公论听不了然后悄悄的去听荔枝fm了哈哈),发现基于网络电台的产生声音内容质量还是很高的,市场是非常可观的。

     

    应用商店里各种电台类APP林林总总,各具特色,又良莠不齐,今天从多听网络电台出发,对这些电台一起分析分析市场,聊聊产品的方向与体验。

     

    一、     

    网络电台市场的规模,业界现状

    我从国内各大主流安卓移动应用分发的渠道上整理了一些主流网络电台的下载量,来大致考量国内网络电台市场规模,如下表。



                                                                   2013Q3中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份额

     注:

    1.“2013Q3中国移动应用分发量市场份额”图来源EnfoDesk易观智库,总量为180亿次;

    2.其他应用分发的来源无法获取数据,包括各类浏览器分发除百度浏览器百度搜索,数值上与豌豆荚分发量大致相同,故选取了同等数值;

    3.腾讯应用宝的数值与以上网络电台实际分发量区别较大,原因可能在于游戏应用的分发量占比比较大;

    4.百度系应用分发量明显与实际不符,可能存在一定的虚报成分。

     

    用户数:由图表总结,网络电台通过一些明星应用反映,下载总量在2亿次以上,根据市场长尾效应,推测下载量大概在3亿~4亿的数量级上面。这仅仅是在安卓平台上的数据,计算上IOS市场,数量更加可观。

    当然总下载量不等同于总用户数,因为有可能存在用户同时下载使用多个应用的情况,但是从单一应用下载量来看,(重复下载可能性小,用户量和安装量大致相同)最高下载量的懒人听书高达8389W,保守估计网络电台用户数是超过一亿的。(这里要注明的是,因为对移动应用分发市场计算下载次数的具体方法不了解,粗略地把版本更新都计算在一次下载量里,可能会与实际的数据有一定程度上的出入)。

    这里没有找到往年的数据,无法从数据上分析直观地反映网络电台市场的趋势。

    以下有几点生活中收纳发现的信息:

    1,  多听是360手机助手飙升最快,下载量最高,“影音图像”分类最优质音频收听软件,2013年累积收听20亿分钟,360手机助手处于国内移动应用分发的首位

    2,  网络电台的主要收听时间段是上午的8:00-9:00,以及晚上的23:00-24:00,前一个时段是上班时间,应用情景一般在交通工具上,也就是说交通状况会影响用户使用网络电台的行为。目前交通状况没有缓解,反而拥堵加剧了;(数据来源下文会提及)

    3,  做电台的开发者越来越多,周边听电台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上几点能够比较粗略的反映网络电台市场发展良好的上升趋势,遗憾的是幅度未知。

     

    二、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和市场

     


    蜻蜓FM:

    上线两年半

    主流安卓移动应用分发量

    4398w   苹果商店排名第一的广播类应用

    蜻蜓.fm全面收录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海外地区的广播电台,是中国覆盖面最大的蜻蜓.fm收音机。

    蜻蜓.fm已与数百个电台、DJ合作,拥有的十三个分类、六大功能、三大特色。

    从主要功能特色分析其主要产品方向:

    ①   选台直观方便。通过定位功能、搜索、类型选择、地区选择,可以快速找到想听的电台。

    重视信息的重组,移动应用的共性

    ②   跨地域收听。无论你身在何处,足不出户,就可以听遍天下广播;

    蜻蜓fm上的国外电台是其应用卖点之一

    ③   多种收听模式。开车的时候,切换到车载模式,单手触控,方便快捷。行走中,轻按线控换台!

    为移动和车载两种应用场景提供了人性化的便利措施,移动和车载也正是未来的两个主要方向

    ④   定时睡眠与闹钟功能。

    这个主要是为了迎合用户在睡前听电台所做的优化功能,基本上所有电台都具有这个功能了

    ⑤   支持3G,WIFI网络环境。

    ⑥   支持后台播放。

    以上两点也是目前网络电台的共性

    从微博动态分析:

    广播覆盖率高,地区电台排名每月都会推出排名,可以反映出地方电台是蜻蜓fm主要内容提供者之一。

    近期蜻蜓fm和F1合作,蜻蜓.fm成唯一指定官方网络电台。大概在3,4年前,高中同学特别流行在手机上看NBA的文字直播。如果以语音的方式直播比赛,介于纸质传媒文字和PC端视频之间,在目前国内移动网络还没有完全架构完善的基础上,在移动端上应用不失为一个很有想法的尝试。

    总结:

    蜻蜓FM的特色是电台类别广,产品应用方向为电台节目直播录播、体育赛事语音直播(设想),应用场景,个人移动端和车载端。

     

     

    考拉FM:

    上线2年 用户量 1000万以上

    考拉fm主打的是碎片化音频个性化电台,主要设置的使用场景是车内空间。这主要是考拉fm的启动公司——车语传媒对于未来车内空间的价值肯定以及提前的战略抢占措施有关。

    车语传媒是由前搜孤汽车频道的主编俞清木2007年创立的,创立之后车语和传统广播电台合作,其很多内容覆盖了地方的广播电台。对有车一族的收听行为和习惯,都有深入的了解。换而言之,考拉fm初期的用户人群集中在有车一族,主要抢占车内空间电台市场。现在O2O火的不行,个性电台+车载LBS=O2O,广告精准打击,这是一种符合用户利益的广告形态,试想一下未来市场还是很看好的。

    然而有趣的是,在车语传媒的车语新闻这个板块里瞄准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屌丝”,

    “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个指导方向是普遍适用于国内移动应用的。

    最后再说一下个性化定制这块功能。个人认为电台个性化这个功能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移动电台的使用情境。我认为它比较适用于用户对内容的敏感度不高的情境中。在用户对内容敏感度不高的前提下,同一类别的节目即使不是特别切合用户的口味,用户也不会过多的把精力用于仔细甄别和切换上,比说说行车状态下,用户听fm主要就是为了缓解行车所带来的不良感受,同时在一定个性化基础上不会给一个喜欢摇滚的用户推荐古典音乐。个性化在用户有精力甄别细节的时候,除非有过硬的推荐算法,每次操作都能使推荐的内容更加精确,不然会让用户产生很强烈的操作厌恶感,失去对所谓个性化推荐的耐心。以上为个人观点。

     

     

    喜马拉雅电台:

    上线2年4个月 安卓市场下载量将近4000万

    喜马拉雅电台是一款明确标示手机社交电台。这里的社交主要是引入了微博式的点赞,评论,收藏以及转发。尽管这些社交元素没有什么创新,但是和语音类节目结合也是比较新鲜的,类似把一些语音(歌曲)论坛社区和电台的形式结合起来了。用户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节目,申请加“V”来展现自我。主打的还是听电台,电台种类也是比较丰富。

    喜马拉雅励志做中国最大的好声音分享和发现平台,这是一个产出和传播同样重要的产品发展定位,个人认为喜马拉雅电台下一步应该会在声音内容产生分享上上下功夫,来降低普通用户内容产生分享的门槛,比如荔枝fm花了很大的功夫在声音录制上,降低了技术门槛。光降低技术门槛是远远不够的,何如削减用户内心对于主播的距离感,这个更是一个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总体上是目前用户互动做的最好的电台。

     

    懒人听书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懒人听书并不是与多听等移动电台同一类型的,他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把纸质内容转化为语音内容输出,用户界面也没有什么亮点和新颖的交互方式,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应用功能,用户群体竟然这么庞大。

    首先肯定了语音类内容的价值,是能被广大用户接受喜爱的;

    其次,懒人听书为什么不在如此庞大的

     

     

     

    三、目标用户:

    多听的目标用户,不应该是有耳朵的人吗?

    在上文中提到的考拉fm,最初的定位是有车一族,后来市场扩展到白领一族和大学生,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移动电台这个低学习成本的信息传播平台,是合适各类有条件人群的。

    条件是什么?

    回过头来看各类移动电台应用,寻找他们的共同点:

    内容碎片化居多,支持后台播放;内容覆盖广;电台内容搜索简易;支持移动网络和WIFI;

    也就是说,这是一群注意力相对分散,喜好度相对宽广,不愿意为多余操作浪费时间,特别在意移动情景下手机流量的耗费的用户群。这类用户一般的职业是大学生,上班一族,这就是一类目标人群。

    另一类是在传统电台养成收听习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又有学习精力去掌握使用技巧的中年人,老年人碍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对手机的使用度不高,他们更乐意提着传统的收音机去公园散步。儿童接触移动电子设备,主要的精力放在游戏体验上,听不了电台,更不要说形成粘性了,更小一点的,开发智力类节目,基本都是父母陪同的,实际用户群是大人了。

    说来说去,就是20-40岁年龄段的用户群都是目标用户。但是每个年龄段的用户对于音频内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30岁一名女性用户可能是以为公司中层,每天思考如何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她希望能听到一些管理的课程;她也同时是一位刚晋升的妈妈,每天关心宝宝的健康,她希望听一些育婴知识;她也希望长期工作的丈夫能保持健康,她可能会去听一些男性健康的内容。一名用户他同时有可能有多种需求,从用户角度发现需求是单个用户都是多维的,所以关键点不在于先从用户年龄群,职业去区分,而是从内容出发实现用户需求。

     

     

    四、多听FM的交互设计:

     



    这张图有好几个问题:

    ①  播放时栏目没有标题

    ②  横向一栏图标分布不对称,非常不均匀;

    ③  不能在下拉通知栏关闭多听FM(喜马拉雅右上角有“×”icon);

    ④  圆形图标,点击后是方形的触摸反馈,这个问题出现在内部几乎所有圆形操作按钮上。

    播放时没有栏目对于注意力相对分散的用户(移动情境下),他都会对正在听的内容产生混淆,内容本身的价值被削弱了;图标分布不对称,可以下方补充标题,建议把剩余时长也添加进去;不能关闭APP,这一点其实很多其他的电台都是同样的做法,不知道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法使应用运行在用户的手机上来使所谓的数据好看一点。虽然在中国互联网,这种手段很有效,但是这个真的一点也不酷。另外,我个人是有一定的强迫症和控制欲,我希望后台尽可能的干爽,我对连关都关不掉的应用会产生明显的厌恶感,我也坚信,有同样想法的用户不在少数。留住用户的,从来都是内容;按钮为什么是圆形的,是对传统按钮的一种拟物化,明明是圆形按钮,按下去却是方形的反馈,这感觉有点糟,毫无美感可言,要么就把按钮做成方形的。

    经过多部手机测试后,发现一二两点属于个别机型的适配问题,笔者是魅族mx2手机出现了这类问题,小米手机表现良好。


                                                                                          下载管理→正在下载

    这张图片,我觉得十分有碍视觉体验。图片整体重心不稳;颜色杂,风格和顶栏、低栏十分违和。我觉得放一张拟实物图片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桌面悬浮窗   

        


                                                                                            悬浮窗功能界面

    桌面悬浮窗的思路是很好的,希望用户不用打开应用对节目进行控制。但是,桌面悬浮窗的风格会与用户桌面风格有参差感(笔者为flyme3.0风格的桌面),个别情况下还会阻碍图标;其次其功能界面其实完全可以在下拉通知栏中丰富,用户操作的步骤都是两步。(测试了原生安卓Nexus5,竟然没有下拉通知栏,这个时候悬浮窗功能还是不冲突的,但是风格还是不统一


                                                                                                 播放界面

    下方的三个按钮的触控反馈都是很细腻的,左右上角的钉子的效果也非常棒,整体风格让人看起来挺舒服的。

    播放界面,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淡化了整个页面试图营造的拟物化环境。不可否置,这样放置的确非常醒目,但是也会影响用户体验。分享,不是应该和收藏分置在左右两个下角吗?。我印象中传统的收音机,随身听,长按按钮都可以快进和倒退,把快进后退功能整合到前一首后一首按钮中?但是这样一来,按钮功能被隐藏,隐藏带来的就是功能的弱化,可是快进30秒的确是非常常用和实用的功能。那考虑把它放在进度条两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进度条大幅度调整节目进度,也可以用两侧的按钮小幅度调整节目进度。

     

    总结一下


    另外小小的吐槽一下这个进度条,有种fm调频的即视感。

    此外,也希望增加“缓存清理”功能,虽然具体不清楚多听是如何处理后台的这些数据内容的,但是在线听节目肯定会使缓存增加对手机的运行有影响,至少用户会这么认为。

     

     

    五、想要添加的内容

    品目全,音质好,流量省,交互方式舒畅,这些是电台应该有的东西。电台是不是只能到这了?

    就像蜻蜓fm拿出所谓的六大功能,喜马拉雅说自己是从新发明电台,当然做这些都是噱头,但是用户吃这一套,我体验了多听,再去看了一下各大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符合我的印象:多听FM完全没有“噱头”。

    我认为,移动电台在目前是语音为主要载体用于传递信息内容的一个平台,信息传递的方向:播客→移动电台→用户,电台在中间承担了一个信息组织,分发的地位。

     

    这里引入陈琪的“FOR”理论,详情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如何预测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的未来发展潜力?

    用这个理论去分析移动电台产品,

    碎片:所有的内容都是语音+?

    组织:将内容用TAG的方式分类,过滤分发到目标用户群体上

    再组织:微博分享

    再组织本质作用是将有限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重复利用,以此提高生产率。要让“再组织”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求用户整体对内容的选择能力很强,而且产品本身有通过“积累用户利已行为得到利他结果的机制”。移动电台是符合适用前提的。

    这里我认为目前电台再组织形式的做法十分不妥。

    理由如下:

    1,根据FOR理论,微博的碎片化和再重组的方式让微博成为了一个信息流动效率极高的平台,同时会让信息难以沉淀下来。对于未安装多听的用户,大量的转发非原创内容的泛滥,更是让用户对分享的内容有了一定漠视感。移动状态下,考虑到流量的限制,普通用户不会毫无顾忌地在手机端下载应用,回到wifi环境下又会有多少可能性下载这个应用来体验内容?那样在微博上转发更多的是一种品牌广告,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多听这个电台平台,内容本身其实并没有得到关注。

    2,对于已经安装多听的用户,我点击别人分享到微博的内容,出现的却是让我下载电台的界面,多听没有能够识别出本地是否安装了应用,也就是说安装了这个电台的用户如果对内容有兴趣,他获取内容的成本就是重新安装一遍应用花费的时间,流量,心情。(测试的结果是就算点击重新下载多听fm,重新下载还是没有识别)

    咨询了产品经理Ricky之后,他说这是多听正在优化的内容,将来的理想效果是能回到多听FM收听推荐的内容。这个逻辑分析一下是挺有意思的,用户通过把内容分享到微博好友,再让好友回到多听来体验。因为这里的前提是已经是多听的用户,借助第三方平台,看到好友再组织的信息,为什么不把这个再组织的过程直接放到多听这个平台呢?

    我认为,多听在完善目前已知的产品体验短板上在产品形态上可以尝试做语音内容弱关系社区。多听有做移动社区的必要,但是怎么做?俞军说过,知道不做什么比去做什么更加困难。

    我来说说如果我是多听的产品经理,我会去做哪些内容,不去做哪些内容。

    移动社区最大的产品难点是人群过滤器的缺失

    而移动电台产品,已经非常有效地通过内容将人群过滤出来了,儿童教育类节目把父母过滤出来了,财经把小股民和投资者过滤出来了,这是前提。

    弱社区的意思是这种社区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具有韧性的,之间的沟通也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蜻蜓fm在12年的微博上有一次名为“你们最希望蜻蜓FM添加的是哪一项功能”投票调研,虽然只有三名用户参加,但是可以从他的可选择内容中可以看出,当时他是没有录音、点播、互动、搜索、收听分享功能的。现在的版本已经都有了以上的功能,但是互动内容实在是没法看,不同时间段的用户在试图进行即时交流,产生的内容也都不是按照时间轴的顺序组织的;相比来说,喜马拉雅在产品社区更成熟一点,更类似于微博评论的形态。拿喜马拉雅上最热门的娱乐爆笑语音节目——“糗事百科”来说,关注粉丝有2702234名,最高一期节目评论数到达3030条,评论的内容主要是对主播离开的惋惜,这里验证了“音频的主要特点是追人,一个受欢迎的主播会有非常固定的听众群,主播实际上就是在做自媒体”,其他的节目的评论主要是点赞,“哈哈”,求背景音乐。很显然,在微博主或者主播没有进行内容引导的情况下,单从产品决定的方向,微博的评论和电台的评论有很大差别。微博信息的传递模式是140个字+一张图,字数的限制把内容的方向,其中有发布者主观的看法、价值观谈论范畴也限定了,粉丝在限定事物,价值观的前提下,评论更加具有主观性看法,存在交流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电台信息传播的模式是一段语音,一段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语音节目里面可能有很多小段的独立内容,每一段内容可能都有独特的笑点,或者价值观,评论区在没有人组织的情况下,内容肯定是非常无序的,这些评论基本都是没有价值的。不是电台节目就不合适开评论,哪什么内容的电台节目可以?具有非常鲜明的用户标签或者非碎片化组合的内容的节目,都是能够给用户限定评论的范围,收获有价值的评论内容。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强调两点:

    ①  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移动电台做社区必须要在用户过滤明显的前提下做;

    ②  传统的社区交流方式必须选择性使用,盲目的照搬功能把原来(设想)就脆软的社群关系摧毁。

    在这两点的思路下,我会选择尝试做以下形态的初步尝试:

    ①在首页的瀑布流里加入:“好友关注”,在“个人中心”能看到好友的feed动态;

    ②在目标人群特征明显的节目下面开放评论;

    ③个人可以将收藏的节目创建节目单,推荐给好友

    第一项第三项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信息再组织发生的基础关系和场所,第二项是为了声音导购设立,给用户一个展示需求的空间,在过滤的前提下评论的内容的价值会大大增高,避免无效信息对于需求的驱除,方便主播下次内容中向听众推荐某一些能够解决需求的商家。

    不会去做无维度无组织的评论开通,这是为了避免评论价值的缺失;不会去做好友间私信交流等定向服务,多听本来就是让眼睛能休息一下,在微信上聊的还要到多听上来聊?

    需要考虑的问题:

    隐私,个人空间:用户关注的东西用户希望他的好友能看到吗?个别节目可能带有鲜明的人群烙印,用户希望他的好友知道吗?

    广告控制和反馈:用户通过语音导购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买到假货,谁来承担责任?

    干扰:用户希望看到别人创建的内容吗?别人创建的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对于个别不当评论以及渗透商业广告的用户如何处理?

    以上都是在运营环节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

    如果效果显著的话,多听就有了一个“噱头”了:一个连接你我的移动电台。

     

     

    六、内容运营及推广要点方向

    在国内运营商还没有普及无限制流量套餐之前,用户永远会担忧他的流量是不是会用完。用户主要听电台的方式还是wifi下离线下载,其实这并不符合移动应用场景。那关键就是对于语音类节目移动网络状态下下载耗费的流量多少的控制。


    早上和入睡时段是使用电台高峰期,能不能针对性的开辟一些时间段栏目?


    用户最希望在首页的一开头就能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能不能根据用户群的喜好热度来安排首页内容的排序。对个人用户进行简单的算法推荐,个性化推荐内容。


     

     写在最后:

    因为之前没有电台方面的产品经验,如果有内容出入比较大,理解层面相对比较浅显或者过于主观的话,希望您能理解,谢谢

    其实移动电台的目标人群,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是盲人用户。他们接触的最多信息就是语音类的,虽然在iphone上有voicecove的手势操作,但是我想象有多听可以成为一个连盲人都可以简单使用的应用:语音打开,语音搜索节目,语音控制节目播放、进度,这才是完完全全解放用户的双眼啊。哈哈,虽然技术上还有待发展。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听FM市场分析和竞品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td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