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埋骨于此、我们的血脉扎根于此、我们青春在此、也将终老于此、除了盼着它好、相信它好,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愿新冠抗疫之战早日凯旋,20200216
最近开始认真研究起春秋战国历史,发现其中人事着实精彩有趣,决定边学习边对其中有意思的地方做些记录,此为第一篇,觉得长的可以先看底部思维导图。郑国简介可见郑国档案。
正文
郑伯,指郑庄公姬寤生。段,指其弟姬段(共叔段)。鄢,地名(今天的什么地方没查到,应该在河南境内。鄢只查到了湖北宜城,应该是重名,姬段绝不可能跑那么远,今湖北也不是郑的封地)。这整个故事讲的就是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他的弟弟姬段。
寤生与段
姬寤生和姬段的父亲是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姬倔突。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生地很不顺利,《左传》记载了四个字——“庄公寤生”。一种解释是说姜氏在梦中生了他,一种认为生他时逆产,脚先出来的。反正出生的时候与众不同,让姜氏大受惊吓,因此对他的儿子产生了厌恶。给他起名字时也很随便,就叫“寤生”,翻译过来叫姬梦里生。
几年后,姜氏生了第二个儿子姬段,不知是生产过程很顺利,还是因为出于对大儿子的厌恶,姜氏对二儿子姬段极其溺爱。乃至向自己的丈夫提出要废长立幼,郑武公以嫡长子继承家业的理由拒绝了她,坚持让长子姬寤生继承了国君之位。
段封于京邑
姬寤生即位没多久,姜武就来找他,抱怨说段的封地共(地名)太小,要求寤生把制封给他。制是郑国的军事重镇,别名虎牢,就是《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发生的地点,寤生以制为虢(guo,二声)国(小诸侯国,被郑国灭)国君死去的地方,不吉利的理由拒绝了她。姜氏继续干脆地说:“那就把京邑给他!”
京邑城墙长度超过一百雉(三百丈,周一丈为2.31米,一百雉近700米),按规定不能分封给任何人,寤生迫于姜氏的压力,还是将京这个地方封给了姬段。
郑国权臣元老纷纷劝国君,老姜贪得无厌,应该趁早安排妥当这件事,甚至嚷嚷着现在就要杀了段。姬寤生等大臣安静下来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京城大叔”大兴军事
据传,段离开新郑前,母亲姜氏还偷偷找他说了些悄悄话,大致是说,你哥哥太抠,给你封京邑是我求来的,他心里肯定不好受,你到了京邑要好好习武备战,有机会就派兵袭击新郑,我给你做内应,如果你做了郑国的国君,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段到了京邑后,大兴军事,命令京邑附近两座城池听命于他,经常以狩猎为名举行军事演习,没多久干脆将两座城收作自己的领地,后来还派兵占领了鄢和廪延两座城池。
新郑城内的大夫公子吕早就坐不住了,跑去跟寤生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你赶紧管管那个大叔吧,再拖下去,他的实力会越来越强的。寤生仍然不动声色,老学究一样地说“不亲不义之人,依附他的人越多,灭亡得越快”。
就这样,在寤生的纵容下,新郑和京邑两个政权互相戒备着共存了二十二年。
反转!克段于鄢
段封于京二十二年后的冬天,段终于要发动战争了。他写了封密信给母亲姜氏,要其做内应,在指定时间打开新郑城门,又向邻近的卫国请求援军,之后便带着部队向新郑进军。
让段没想到的是,他那看似无所作为的哥哥,其实二十二年来掌握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密信的信使既是段的亲信,也是寤生的间谍,自打段搬到京邑居住,他的一切都没有逃脱过寤生的眼睛。段的密信送到姜氏手上之前,先送到了寤生那里。寤生收到信后,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寤生召开了简短的军事会议,不慌不忙,井井有条地布置好了作战任务。对京邑大叔的反叛,他早有准备。按照寤生的安排,公子吕带车两百乘往京邑附近埋伏,段的大部队刚走,就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京邑。段的士兵得知京邑已破,新郑已有准备,跑了一大半。段带着亲信逃往鄢城,又辗转逃回旧封地共城,自己蓄谋已久的造反阴谋,转瞬间宣告失败。段后来是否被寤生所杀,存在分歧,没有明确下文。
也许,从小便受着不公平待遇的寤生,这一刻终于出了口气。
(`・ω・´)
后来寤生和妈妈还是和好了。段失败后寤生让母亲搬出了新郑,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活着的时候不要再见了。没过多久,寤生后悔了,让人挖了个有泉水的隧道,然后在隧道里和妈妈见面,把妈妈又接回了自己的别墅。详细可搜“掘地见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妈妈给孩子的爱不要失衡太多
2、你大哥永远是你大哥
3、城里人真会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