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散文想法
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主动程度,都与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密不可分

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主动程度,都与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密不可分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21:41 被阅读0次

    教师其实是一个特别富有创造性的职业,因为只要你的思维能力足够强,主动性、好奇心及探索精神兼具,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得有声有色。

    你会发现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的成绩单不是你用来实现教学任务的结果,你会开始关注他们内在的心理活动、他们喜欢的学科、感兴趣的事物等,哪怕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毫不相干。

    孩子们都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但如果你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去禁锢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成为只为分数负责的机器时,他们就会对学习、思考、主动等抽象概念都产生恐惧感。

    你既需要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吸收知识时的反应,也需要了解到他们除了学习之外都会参与哪些课外活动,会阅读什么类型的读物,以及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

    归根结底,你需要对学生有个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教师也不是教授教材的机器。

    教和学都需要行为人对自己做得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否则,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发展,原本能够做得很出色的事情,也都只能得到一个非常一般的结果。

    实际上在不重视整个过程的情况下,你是无法拿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的。

    因此,不要奢望在你对学生进行大段批评指责、且学生也如你所愿快速做出应有的正确反应后,你的学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成长。这不符合逻辑。

    在出现诚恳的态度之前,是需要时间来思考的,如果你没有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如他们如何看待某一学科、某次成绩、某件事情等)没有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个具象的问题,而只是把你希望他们做到的结果直接丢到他们面前,那么他们也只能给你一个乖孩子的反应。比如“我下次注意”“我懂了”。

    如果学生们总是用这样简短的回应来面对你,那么可想而知,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能会随着这样强制的教育方式而退化。

    拓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等进行反思,以求得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加“圆满”。持续为了追求一个好的结果而自我进化的过程本身才是最有意义的。

    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发展出“借着已知事物去思考与之相关的未知事件”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比之下,学生在各种阶段拿到怎样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如果只看重结果、而不在意过程,那么无意中你就会让学生们误以为只有拿到好结果才是价值的体现。

    当他们多年后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时,他们可能会为了拿到能让他人刮目相看的结果而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事实上,如何保持自己对处理问题本身产生极大的兴趣,才是磨练人们心智的必要条件。

    不重视过程的人,无法采取最直接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勇气去直面问题,他们更喜欢采用那些强制的、在不面对问题的情况下就能快速拿到结果的手段。

    一个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

    如果他们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辛苦、被动且机械性的重复工作,那么学生是最能体会到这一切的,并且学生们也会被这样的教师影响为被动心态。

    许多孩子在进入集体之前,都只熟悉家庭环境下的相处模式,但上了学就不同了,最初这个环境需要他们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因为这里没有家人,也不是熟悉的家庭环境。

    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每个举动会引来他人怎样的回应。这些不确定性都会形成一定的不安全感。

    渐渐地,他们会开始摸索学校里的生存法则。比如他们需要发展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此外,更重要的,他们会明白在班级里、课堂上,那些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形象。

    甚至有些孩子回到家中常常会以“我们老师说......”作为一句话的开场白,有时他们还会用教师的观点来对抗父母的观点。

    这样似乎就能扩大一部分他们在父母面前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教师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

    大多数学生会天然地认为教师通常都是比父母(养育者)更加可信的,因为他们在教授自己知识,做着一件自带“科学严谨”属性的事情,所以很长时间内,学生们是无法把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教师这个人区分开的。

    但是我们非常清楚,教师只是众多职业当中的一种,他们是在传授知识,这一点不假,但如果他们自身没有研究和探索的欲望,那么他们传授内容的方式就会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就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成绩,以及学生们有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预留给他们的“功课”。(或者叫任务)

    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教师忽视了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应有的创造力、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每个学生作为孩子的另一面。

    凭着经验主义去工作的人,往往都会忽视个体的特殊性。就像医生,他们不可能不去询问病患自己的感受、状况等,而且一定是要让病患把症状尽可能表达清楚,他们才会根据每个病患的不同状况、家庭条件以及身体能够接受的治疗程度开出诊断,而不是用“我说,你听”的态度去对待所有患者。

    那么对于教师也是一样的,孩子们在专注力、接受程度以及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方面都是有区别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孩子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在4~5岁时就会基本成型,但是这不意味着没有改变的可能性。

    能否得到改善,则取决于那些家庭之外的、且能够对他们产生影响力的人有没有带领他们做出一些开拓思维的训练等,但重点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真实状况。

    除了教授教材中的固定内容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对观察力、专注力、独立性、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

    使学生们逐渐了解自己对教师(这个权威人士)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能够受到一定的关注度。

    然后再逐渐发展出对于学科、课堂、解决问题、思考等事物的兴趣,完成“通过对具象事物的观察来推断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的转化。

    学生在多年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解决的学科中的问题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走上社会后也有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在受教育的阶段中发展出独立性及思考力,这样即便他们面对的是未知事物,他们依然具备该有的心理素质、勇气、思维和智慧。

    然而,在这个逐渐拓宽思维、发展独立性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特别多的教师,但谁才是愿意主动去引导他们的那一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只能说教师这个职业的创造性是毫无疑问的,但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发挥创造力的教师却非常有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主动程度,都与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密不可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el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