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明白四达

作者: 承渡5000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09:37 被阅读4次

周更/一篇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个人偏解

长大了,总是怀念童年的天真无邪,总是追忆青春的热情洋溢。小时候,一直希望赶快长大,然后就能做那些小时候不能做的事,实现小时候伟大的梦想。

长大了,总是忙碌着为生活奔波,总是追逐名利而不能自拔。小时候,一直讨厌喝酒应酬,然后我们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自己小时候厌恶的人。

长大了,总是为别人的快乐活着,总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努力。小时候,可以大把挑选自己的爱好,然而小时候我们谁又曾想到长大后会一无是处。

长大了,总是觉得时间越过越快,总是看不见未来的路在哪?小时候,一直玩啊玩还总觉得时间漫长,然而我们谁又在长大后依旧纯真和无忧无虑。

长大了,小时候一直是生活的海市蜃楼,我们总是幻想却很少脚踏实地。庸人自扰的痛苦和烦恼不是生活平淡而是我们自己太过平庸。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平凡同化的人唯有圣人和婴儿。婴儿是心神合一的载体,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去思考顺应自然大道。圣人则后天经过了庸人的平凡后达到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人心性豁达、彻底觉悟,一切顺应自然、顺应规律。

当然圣人不是天生的,会经历比普通人更多的无能为力。区别在于他们可以“做别人想得到也能做得到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一切顺应自然、顺应规律,这就是“玄德”。越是自然就越需要磨炼心性,那么就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天地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圣人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自然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德”同“道”的原理展现形式不同罢了。

读而思

你如果在平庸中挣扎那么你需要一盏童真的明灯?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相关文章

  • 老子的“道”-明白四达

    周更/一篇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

  • 第一次发手绘《蝴蝶》

    老子说 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 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 你说WHA? 老子又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 明白四达

    心渊纯净,性海圆明,犹若皓月当空,无处不照,无处不明。生育万物,不以为自有,顺自然之施化,不以为己之功...

  • 《酷说老子》第一章合集(8~12)道可道,非常道(致达之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酷说老子》第一章(8)道可道:真理,你只能接...

  • 每日早晚读书1000/161-“道德经”81篇-四道:柔泰否兵-

    《道德经》的“老子四道”是“柔道、泰道、否道、兵道”,如果你熟读《道德经》此书,会对老子的四道感性顿悟,联系自己的...

  • 专气致柔  明白四达

    第十章 专气致柔 明白四达 (解释) 2006-06-16 08:12阅读:191 X [解释] 老子在本章中使用...

  • 老子的“道”

    《老子》的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一“道”字在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中出现达七...

  • 能无知乎

    能无知乎 图文 / 许健 题目中的“无知”并不含贬意,更不是谩骂,而是出于《老子》第十章,原句曰:“明白四达,...

  • 知者不言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这里的“知者”指的是明白大道的人,知“道”的人不随便说,随便说的人肯定不明白大...

  • 老子每日六问之六

    第六、“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四达,通晓事理;明白四达,真理实相,无不通达;知,读zhì,同智,智慧。 自我催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道”-明白四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j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