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期挑战21天结束。
日子不快,也不慢。这21天,居家有18天,上班3天。这是写吧挑战以来最特别的一次,相信也是唯一最特别的一次。
我们每天都沉浸在自我抒发的文字里,最保守的数量,也应该有10000字了。我呢,可能又积累了近30000字吧,虽然有一大半属于电子垃圾,但它已经存在,已经证明了我曾经那样思考过,那样幼稚过,那样混沌过,偶尔有人间清醒的模样。
前晚,听新网师的授课,又记住了导师的一句话:所有的弯路都成了捷径。
我想,参加这21天的写作,也应该是一种走弯路的表现吧。至于是不是走捷径,我想,参与的老师,其实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你不考虑这个问题,就没有享受到它带来的福利。
我曾在9月1日写下:我要当儿童快乐部的部长。昨天,有孩子来问我:欧老师,今天有什么家庭作业?我回答他:“我想想。想了就行。”然后我们相视一笑,我说:“哈哈,作业是我们想出来的,我们很想作业哦。”当我们把这些不经意的日常变成写作素材时,我们的写作就没有那么苍白。这是因为长期的写作思考带来的福利。
昨天早上上学路上,听了师父的“文质说”。到了学校,我告诉师父:昨晚的文质说很治愈哦。师父回复我说:大概真的很不错哦。那期文质说的题目是《我们会一直缅怀那些美好的人》,聚焦人性的弱点,给予一些人性的提点。那些躲在暗处的,私处的想法,更需要安顿好,这样我们写作起来才会能够释然一些,这也是我们长期思考写作带来的福利。
前几天,一位朋友发来一段话,让我修改修改,要发表到某号上去。其实,我很不擅长修改这个活儿,很多时候修改就会成为另一篇文章。我喜欢的是另立炉灶,所以我还是在学会修改。应该很快改完,很快搞定,然后得到高度评价。这也是长期写作带来的非常顺手的福利。
因为,只有不断的写,才能写顺。
新的学期,我离教室有288步,需要爬两层楼,要穿越一条常常的走廊,但我很享受这个穿越的过程。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个过程里,会发生哪些美好的人和事,特别是会遇见哪些美好的人和事。这也是长期写作带来的正向的激励福利。
我喜欢听课,去观察学生的上课反应。也喜欢去琢磨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那个时候,我也总是喜欢在听课本上写一些旁白的话,一是当做练字,二是当做积累素材。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激发你新的灵感,比如对某课的结构化思考。在前面的作业中,我曾问了这个问题,如何对《人民币的兑换》这节课进行结构化,今天算是解决了我的这个问题。这也是长期写作思考带来的专业成长福利。
写,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记录的过程,更是存档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把写作当做一条弯路时,其实,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捷径上。
这条既称作弯路又称作捷径的路,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昨天看了宁对写吧升级的思考,那将是一条更“弯”的路,因为要付出更多的心力,需要走出舒适区,需要打开自己的一些“禁区”,才能有所突破。当然,更多的还是需要用信仰作为支撑。
是的,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会既没有弯路,也没有捷径可走。
本期挑战的主题是:信仰。这个主题还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每做一件事,我们都靠信念的习惯作为支撑,才会在一条弯路上自得其乐。
继续写吧,我写故我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