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6

作者: 西莲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06:11 被阅读60次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八章    祖师要论撷粹

第三节    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一、提纲

显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

起二用:

(一)海印森罗常住用(依报);

(二)法界圆明自在用(正报)。

示三遍:

(一)一尘普周法界遍;

(二)一尘出生无尽遍;

(三)一尘含容空有遍。

行四德:

(一)随缘妙用无方德;

(二)威仪住持有则德;

(三)柔和质直摄生德;

(四)普代众生受苦德。

入五止:

(一)照法清虚离缘止;

(二)观人寂泊绝欲止;

(三)性起繁兴法尔止;

(四)定光显现无念止;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

起六观:

(一)摄境归心真空观;

(二)从心现境妙有观;

(三)心境秘密圆融观;

(四)智身影现众缘观;

(五)多身入一镜像观;

(六)主伴互现帝网观。

二、法语撷粹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

      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亦可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由心现境,由境现心,

心不至境,境不入心。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

真既无边,尘亦随尔。

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

        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言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

        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

      道前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

        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虚潇然无寄,能缘智寂所缘境空;心境不拘体融虚廓,正证之时因缘倶离。

        若不修止观,无由得入菩提之路。

        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缘相本空,智体照寂;诸缘相尽,如如独存。


相关文章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6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八章 祖师要论撷粹 第三节 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一、提纲 显一体:自性清净圆...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47

    第三篇 净土篇 第五章 净土切要问答 第五节 净土切要问答(五) 问: 净土修学有哪些要点? 答: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3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五节 真空妙有 古德偈示安住真空妙有: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 ...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2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三章 性空说 第三节 法印甄解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7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第二节 四预流支 四预流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名相,是证入圣者之...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二章 缘起及因果说 第一节 缘起说 三、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 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9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三节 《楞严经》 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8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二节 《华严经》《大般若经》 一、《华严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0

    第二篇 通途篇 第七章 大乘经典撷粹 第四节 《圆觉经》《法华经》 《梵网经》《璎珞经》 一、...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4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四章 会三归一说 第二节 会三归一 天台判教——五时八教,佛在最后一时即法华涅槃时开...

网友评论

  • ac9607d524e9:二,摄境归心真空观。
    西莲:@诗词唱和 这是修行的第一道突破口——不住有为。然后,从空出假,性相圆融,理事不二,有为无为皆不住。感恩点睛!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 ac9607d524e9:一,一尘出生无尽遍。
    西莲:@诗词唱和 这就是所谓的世界中有微尘,微尘里有世界,大小相融,广略相入,重重无尽,法界无尽。感恩点睛!南无阿弥陀佛……:pray::pray::pray:

本文标题: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nq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