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处心积虑”方才成就《罗辑思维》

作者: 庆州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5-09 10:19 被阅读563次

    我们都知道《罗辑思维》是社群电商的一个标准范本,罗振宇是自媒体人内容创业的一个佼佼者,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成就了很多分析文章,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为什么会有《罗辑思维》这档节目,以及罗振宇真的是一个卖书的社群电商吗?要想真正了解罗振宇和《罗辑思维》,以及他一直倡导的商业逻辑,我们需要从罗振宇大学时代开始说起,一起去感受近二十年他的思维变迁。

    先说几个历史片段。勾践灭吴的时候,吴王求饶,愿为越之属国,范蠡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齐人蒯通劝韩信造反时言:“盖闻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后人论岳飞之死的时候,有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用白话文来说,就是老天爷给你的东西你不拿,这是要遭天谴的。

    做为一个熟读史书,并抄写过史记的人,对于这些历史罗振宇应该是烂熟于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罗振宇会在很多地方提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句话的原因。在罗振宇的思维体系当中一直有一个中心,那就是顺势而为,与趋势同舞。永远不要去做逆潮流而动的守旧着,而要顺应潮流站到趋势中去。

    罗振宇喜欢“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句话,除了觉得自己够努力,有些东西是自己应得的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我想应该是觉得即然看到了潮流的方向就一定要去把握住它,老天爷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拥有各种可能性的时代,有能力而不好好把握本身就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浪费与罪过。研究生毕业后罗振宇充分把握住了老天爷递给他的每一机会,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决不退让,牢牢把自己能看到的机会统统抓在了自己手里。

    罗振宇的骨子里是非常自负且骄傲的,在《奋斗》访谈中当主持人马丁得知罗振宇和于丹曾经在同一个大学办公室执教的时候问到,为什么他不愿意像于丹一样做个老师,稳定安全又有面子,还不耽误自己去社会上兼职做其它事。听到马丁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罗振宇特意提到了于丹是北京人,而自己是来自于一个三线的城市芜湖,我们从那份自负当中似乎又体味出了一丝自卑,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以及出身的在意。

    罗振宇曾经说过:“我们是从小地方来的,几乎没有机会气定神闲的按照某一种人生规划来做,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获得这个城市的认可,完成自己人格、社会地位、价值观以及人脉关系的城市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重塑自己。

    三年大学执教期间罗振宇兼职了大量社会事务挣外快,充分发挥自己能写的优势积累下了后来进央视的机会和事业资源。对于这些事情老罗有一句很直白的话:“第一个月的收入是600块钱,600块钱我连吃食堂都吃不饱,我必须出去挣钱。根本不是什么人生理想,也不是什么职业规划,就是你必须挣到一份回家看父母,过年你得给老人丢一千块钱,这钱哪来,必须出去挣来。你必须拥有那个时代人人都有的一台BP机,如果你还想臭拽,你还得拥有一个手机,这两样没有怎么混啊!先挣到钱再说。”

    大学执教的那三年里罗振宇可能已经萌生了进央视的想法,然而由于他很多同学研究生刚毕业就已经进了央视,所以他说自己决不接受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央视,因为那样意味着他要从基层干起,与他那些同学等于拉开了三年的距离。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罗振宇骨子里的那股强烈的自尊心,与身边人的差距是他无法容忍的

    从每天清晨的那60秒语音里我们可以看出,罗振宇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这种勤奋得到了很多来自他身边朋友的认可,正是这份勤奋让他得以有机会成为央视的兼职撰稿人,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中国房产报道》节目主编的位置,并在一年后获得《商务电视》的制片人身份,成为央视“第一个临时人员制片人”。三年后罗振宇被调职进王利芬主持的《对话》栏目,并最终成为这个节目的制片人。

    如果仔细分析罗振宇从研究生开始到最终成为《对话》栏目制片人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媒体人蜕变的过程,这就是罗振宇自己一直倡导的U盘化生存模式。在进央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罗振宇一直都以“U盘”的模式和各方进行对接,独立的身份让他在事务中有自己的决策权,同时业务的往来又让他和各方深度绑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他提出要以主编的身份进央视的时候,当时的领导立刻就答应了的原因之一。

    然而《对话》栏目制片人的身份对于罗振宇来说吸引力似乎还不够,对于未来的事业他有着更大的野心,进入央视的他最终又选择了离开,并一直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游走于社会各方之间,他在寻找一个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机会,这一年是2007年,机会终于来了。这个时候罗振宇以自由人的身份成为了第一财经的总策划,并成为了财经节目《中国经营者》的主持人。

    那个时候罗振宇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自媒体”的未来要求在每一期节目的最后都添加一段三分钟的个人脱口秀,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能够露脸。后来主持贵州卫视和腾讯网合办的电视节目《领航客》时,我们已经初步可以看到《罗辑思维》的影子了,节目的片头片尾都是罗振宇的个人秀场,内容的表现方式和《罗辑思维》基本一致。

    2011年底罗振宇开始主持《领航客》栏目,仅仅一年之后,2012年底《罗辑思维》就正式开播了,迅速火爆了整个新媒体圈子,并最终在2015年完成了融资,估值达13.2亿。后面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他联手真格基金、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1200万投资了PAPI酱,成功完成了自媒体人向投资人的切换,并策划了“新媒体标王”事件,刷爆了TMT圈子。

    罗振宇的创业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研究生和执教时期,这个阶段奠定了罗振宇的资源基础,通过撰稿的方式以“自媒体”的身份游走于社会各方;第二个阶段是在央视的时候,这个时候罗振宇获得了系统性的职业训练,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了传媒圈的各种玩法;

    第三个阶段是在一财和《领航客》的时候,真正实现了自媒体人的U盘式人生价值。这个时候的罗振宇除了做过一财的总策划、《中国经营者》和《领航客》的主持人之外,同时还兼着大量的社会事务,其中外出讲课的收入就是税后一百多万;《领航客》是罗振宇离开第一财经后的过渡阶段,也是《罗辑思维》节目的摸索阶段。以自媒体的身份开始切入电商领域,是罗振宇人生的第四个阶段。

    在做《罗辑思维》的时候罗振宇一直在尝试各种跨界摸索,无论是卖月饼、卖柳桃、卖书箱还是和马佳佳一起卖游轮门票、包装策划PAPI酱新媒体标王事件以及和混沌研习社一起合作商学院相关内容打造,除了利用跨界营销事件保持《罗辑思维》的新鲜感和洗出忠实粉丝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利用这些事件来测试自己的粉丝粘性、流量变现价值和商业可能性。这是罗振宇的创业的第五个阶段,那就是将自己和自己的事业打造成一个入口,然后利用孵化思维去进行可能性的尝试。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创业的方式和方法开始发生改变,开公司不再是创业的唯一选择,体制和企业内的职场创业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以资源聚拢为目的的创业开始越来越多,通过阶段性的资源和关系建设,不断获取社会进阶的门票才是王道。这种新的创业思维下面,创业者需要不断增值自己的价值,并实现个人价值的多样化,通过自由联合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对接到各种组织上面,或者与其它有价值的人的联合。

    罗振宇过去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充分实践了这样一种新的创业思维,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他心中就有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研究生时代充分发挥自己能写的优势、进央视之后快速吸收制片策划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训练自己的演讲和培训的能力,从幕后到台前,不断寻找机会把握机会给自己赋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探索《罗辑思维》的成功,应该从他进央视开始分析,在《中国经营者》开始做主持到《领航客》,《罗辑思维》是一款打磨了将近十五年的产品,是在《中国经营者》和《领航客》以及他过去给别人做课程培训的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而来的。

    为了能够站到前台呈现一个最好的效果,罗振宇在做主持和采访的时候是脱稿的,他并没有通常主持人所用的手卡,而是在采访前和被访者深度沟通,然后拉着自己的编导不断的去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这个被采访者所处企业和个人的问题,罗振宇之所以能说并非天生而成的,而是生聊出来的。罗振宇每天早上坚持60秒的语音,除了讨个苦情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对于自己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样没有手稿完全靠神经本能来驱动,保持自己思维的活跃性和系统性。

    太多人把《罗辑思维》的成功归结于移动互联网或者视频风口的到来,和PAPI酱的成功被归结于吐槽和短视频的风口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因为普通于是连思考都放弃了,这就是成功学大行其道的本源。站在单一维度来分析和评价《罗辑思维》太过片面,无论是罗振宇还是PAPI酱,他们的成功都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的,他们不是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风口,而是在不断尝试积累准备的过程中,获得了 一个厚积薄发的机会。

    从2012年底《罗辑思维》开播到今天,三年多时间的辉煌背后,是超十五年时间的基础准备,从开始给央视写稿到上《中国经营者》露脸,阶段性的创业最终成就了现在的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如果没有过去从知识库存、演讲口才的训练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视频的风口刮的再猛烈,也成就不了今天的《罗辑思维》。

    最后纠正一个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思想,罗振宇的创业故事绝对不是一个穷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拥有清晰人生目标,拥有超强自尊、野心和一点自卑的人的计划型创业故事。大学时的罗振宇某一个暑假因为无事可做,把《史记》给抄写了一遍,这说明他并没有太过迫切的生存压力,其它方面的细节也基本印证这一点。那600块钱的故事大家也别太认真,这是任何一个正常成年人都会有的压迫,择业之后不可能再靠家庭供养,靠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注:本文有关于罗振宇过去十五年的经历均来自于网上公开资料,其中包括由马丁主持的访谈节目《奋斗》和罗振宇自己主持的《领航者》以及其它可查询到的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北国橘子:就是想说一下 ,逻辑的逻写错了,难道没人看出来吗?
        北国橘子: @若水优品 嗯 我错了
        若水优品:@橘子闯江湖 没有写错。就是这个罗,

      本文标题:十五年“处心积虑”方才成就《罗辑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qe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