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之买鹿制楚......

作者: 顺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12:41 被阅读0次

管仲说:“楚国盛产鹿,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的鹿都买完,便可不战而胜。”

 齐桓公让中大夫王邑,带着二千万钱来到楚国边境,并且特意设置一个地点,专门用作放置从楚国买来的鹿。楚王得知此事,开心的睡不着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道:“齐桓公真不是一般的傻,居然用比平时高几倍的价格,收购咱们的鹿,这样的傻帽,我是第一次听说,赶紧让天下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尽可能多的捉鹿卖给齐国。”

 “累死累活的种庄稼,还不如捉几只鹿来钱快,而且现在楚王大力支持,不去捉鹿卖就是傻子了。”于是,楚国的百姓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鹿的身上,压根就不顾上田里的庄稼了,三年时间,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与此同时,管仲又让人高价收购楚国粮食,以至于齐国粮食增加了好几倍。

齐楚之间这种商贸活动其实质就是楚国对外资的全面不设防。更兼楚王常想,我有钱在手,还怕买不来粮食吗。有了这种思想为指导,楚国农业近乎瘫痪。三年后齐楚争霸开始,齐国封断楚国买粮之路,楚国虽然有钱,然而军队的肚子却是没有办法解决,最终不得不投降于齐国。

历史上,管仲曾经多次发起这类贸易战,除了前文所讲的几个国家外,莱、莒、代等国也都被管仲扭曲了经济结构,破坏了粮食安全,摧毁了经济基础,未动一刀一枪就败给了齐国。

纵观这几次“货币战争”,从头到尾都贯穿着管仲的经济思想——“轻重之术”。管仲认为商品和货币都有价值,价低则贱,贱即为轻;价高则贵,贵即为重。

轻重是由流通量来决定的,散之则轻,藏之则重。商品与货币的轻重则刚好相反,币重则物轻,币轻则物重。

“故善为天下者,谨守重流,是天下不吾泄矣,彼重之相归,如水之就下”,这是说一方面守住本国所有的重要物资,不通过贸易流通出去;一方面要将别国的重要物资,通过贸易“泄”到本国来。

一句话,通过调节战略性物资的供给,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控一国的经济命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之买鹿制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s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