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友讨论书评作品时,我们常常会感叹写作的不易:
一是读了厚厚一本书,心得却不过那一两点,写短了语意不尽,赋成长文又不知要费多少唇舌,折腾来去还是不满意;
其次若遇到专业性强的书,一味蛮啃未必解决问题,大约还要参考些同类问题的书籍——一本书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越读越深。
这就是我今儿分享的第二小点——好书评有深度。
网图侵删01 天马行空?
书评是以书为媒介的写作文体,从形式和内容上看,粗略分为这样几类:
信“笔”由缰的随笔:轻松开笔,由书谈起,东游西走,没有重心差别,甚至加入大量情绪化描写,形散神也散,趋向生活随笔。如“今天天很蓝,花很美,看书的同时还泡了杯香浓的咖啡……”开场白长得像旧社会的裹脚布,所评内容被扁平化、边缘化,营养成分稀释得所剩无几。
读书笔记、文本类书评:笔记重在“记”上,书里的重要理论、典型案例等,凡入眼判定有用有益,就会及时记上一笔,内容呈点状分布,缺乏书评缜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可以充当书评的有效素材。文本类书评,创作者主要依附于原书的走字行文,跟随作者的思维脉络,较少有自己阐发的意趣和思想。此类书评较常见于各种传统经典读物的解读、阐释,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独立书评:属于独立创作。其内容和意义,一方面来自于被评书籍本身的价值,更多是来自书评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学素养,源于书评者对原书观点的抓捕、感悟的升华和深刻的洞见,形成书评独立的价值和思想体现。
随笔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天马行空,水无常形,如果写字是为了自愈或自嗨,当然没问题,也是一种表达;
文本类书评较为常见,除了解读经典作品,还包括介绍性书评和评价性书评。短篇幅的介绍性书评,内容提炼很简单,包含作者简介、出版时间和出版社等信息,带广告色彩;普通评价性书评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较全面介绍书籍主要内容,还对其特点、风格,作家主要成就等给予简单评论,有一定导读价值。
抛开带有商业性质的简评和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我们写书评应尽量避免陷入文本常识,结合以前收录和阅读的大量作品,感觉止步于此类书评的文章,容易出现一些“浅尝辄止”的问题,这里总结一下彼此做个参考:
第一:内容上,过于依赖原书。如分享生活、心理、职场等的干货类文章,其案例、观点皆原封不动来自原书,缺少自己的发现和升华;再如撰写文学类书籍的,洋洋洒洒一大篇,将原故事浓缩讲一遍,没有对作品人物或故事内核进行深入分析,鉴赏价值较低;
第二:形式上,过于套路化表达。将商业化书评那一套搬过来,套路化拆分、套路化植入,依据商业模式或者他人的评判标准来写文,失去书评者真正的观察和个性自由的表达。乍一看不错,但陷入模式化就失去鲜活的养分,变得僵化、教条。
第三:价值上,归纳总结有相应关联,但过于直接、呆板,尤其是对于工具类、功能类、致用类书籍的述评,缺少鲜活事例的带入引出,很难带动读者的同理心,附加价值较低。
02 经典和非经典
回到独立书评。
独立书评笔触深入,包括专业性书评、阐发性书评等,主要从专业角度对原书进行较深入的挖掘、分析和探讨,可以是基于原书观点的升华,也可以就某个问题的探讨和反驳,提出自己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主张。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欣赏一部书,如果那部书有文艺的价值,也应该是在心里再造一部书。一篇好的书评也理应是这种‘再造’的结果。”
此类“再造”的独立书评一般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可读,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耐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有格局,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有个性,词藻鲜明洞见深刻。
所谓格局,并不是形而上的高或大,而是一种境界,包含认知、品味、道德、思想等等。
所谓个性,是指对于文本隐秘的发现,用个性化的表达,说出了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隐含。
从思想价值性考量,所评的书一般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类。
我们常说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再读,是因为此类作品蕴含着不易发现的“内涵”,如蒙尘珠光散落在各个角落,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和解读,才能体悟其中三味。
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所谓经典,必经各个时代动态地传承。时代在发展,研究也在推进,新材料、新工具、新方法乃至新视角不断问世,因此学术界对于经典名著,几乎每隔几年又出新解或新译,以反映最新成果。所以,经典并不代表过去的陈旧和落伍,相反,穿越历史长河,也许我们更能看到这种超越历史的思想带来的震撼和价值。这就是动态传承和常读常新的意义。
反观非经典——包括一般畅销书,常常能把一件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透了,但过于直白、简单的文字,恰恰缺乏让我们深入思索的嚼劲儿。读完之后虽有所获,但绝无手不释卷、口齿留香的让人迷醉感。当然,基于面对大众的“畅销”性,这类书自有其市场定位和需求,无可厚非。
对于这两类书,我简单说一下自己所理解的独立书评——不一定对,还是那句话,仅做抛砖引玉。
人类文明发展数千年,创作的经典绚烂如辰星,但隔着时空的差异,我们很难准确理解一本经典讲述的完整观点:
——是否作者把精华埋在文字的深处,不在章首、段首、段末,没有重点标记,符号提醒,而是轻盈地、不着痕迹地落在你意想不到之处,转折出你意料之外的惊喜。倘若只是浮光掠影或者赶时间匆匆一瞥,再或者是社会阅历不足领悟力不够,都无法在这一瞬间读懂其中深意,只捕捉到表面的浮光,却错过了深埋的宝藏。
——是否作者将一世的修为藏在文字所投射的幻相中,我们沉迷在这个想象王国里,却无法立即读懂作者背后的用心,究竟是让我们沉迷呢还是清醒?让我们沉迷的是什么清醒的又是什么?如同一片迷雾,让我们分不出东西南北。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关于对她的解说,五花八门,气象万千,但谁能说清曹公究竟讲清楚了什么理儿呢?谁都说不清吧?可若存了心,总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东西。
——是否作者和我们生活的背景完全不同,语言文字的运用产生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透过这层时空之纱,解读一个个看似并不相连的文字内,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光华?比如《庄子》表面看讲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寓言,但隐藏在背后的“道”究竟是什么?同为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守仁各自坚持的“儒”有何异同?
03 祖母绿还是红宝石?
一篇优秀书评,如同武学至高境界“无招胜有招”,解读方式千变万化,解读思想独特新颖,让我们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是为美妙的心灵之旅。
写这一类的书评,需要深入书里的世界,把作者有意无意隐藏的霞光,把作品层层隐喻的深意,或多或少挖掘出来。
比如读《简·爱》,只沉浸在曲折甜蜜的爱情;比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只嗟叹于聂赫留朵夫的善良和堕落,纠结于他的情感历程;比如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只读到对群众麻木不仁的怒其不争,和对独裁专制的愤怒批判;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只停留在魔幻主义写法和浮于尘世的孤独……这样的书评,还在意义的外围徘徊。
优秀的独立书评,能揭开表面这层浮华,用自己的思考,深入到文字的内核中去。
好比挖一个深矿,铲几下铁锨,看到玛瑙,再铲几下,又看到祖母绿,继续挖,也许还摸出了红宝石和钻石……
——这时,一是必须深入地下,拥抱孤独,真正链接原作者的思想进行对话和探讨;二是需要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还要有破开原石打磨抛光的行动,才能真正汲取到其中的精华。
当然,只有真正的好书才值得我们这样去关注和深挖。如何选择好书,有机会再探讨这个话题,好书浩如烟海,我也常有这方面的困扰。
至于畅销书,推荐分两步走:一是按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法”选书,记录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对于感兴趣及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在阅读同类书籍5-10本后做一个横向对比和总结的书评,用这种方法来深入探讨问题的实质,阐发自己的观点,是一种有意思的方法。
书评如何才是确切的好,其实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不同的书,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挖掘,不同的看法,再加上写评者千差万别的感受,所以即使同一本书,也会以不同的书评面貌展示。不过,是否深度书评,哪里还有欠缺,对于爱书的友友还是容易辨读出来。
至于写作,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一时没有章法,可以先从套路入手——这与上面的观点并不矛盾,对于初写者,应考虑兴趣爱好和坚持度,以行走在舒适区边缘为佳,等熟练套路之后,再主动跳出,循序深入,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期间需要长期的大量阅读和对文字的打磨。
关于独立书评,书友里就有不少佼佼者,如秋沼芰荷老师非常深入全面地阅读和探讨了毛姆的作品,写了几十篇与毛姆有关的书评,将深入解读做到了极致;再如天台山人老师为了写刁斗的《我在》,探讨刁斗对个体生存的窥视艺术,在深入研读原作的基础上,又阅读了五六本参考书,二十多篇参考文献,历时一个多月,对刁斗作品的“窥视理论”作了非常深入的全景式探讨。
当然,还有很多书友也写出了观点独特、内容丰盈、视角独特的佳作。下一篇我想聊聊书评的视角。
PS:本来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结果一通忙碌,稿子又拖下来了——向关注这个话题和关心葉葉的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歉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