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言“刻意练习”

浅言“刻意练习”

作者: 共赏一路的风景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6:43 被阅读0次

《刻意练习》这本书零星看了几天了,觉得有些晦涩,尤其是里面关于案例的描述,因为真实而吸引人,但因为所属领域够专业,以至于我这个“门外汉”觉得阅读起来不那么酣畅淋漓,快速浏览后总要回头返工,否则就会错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如此反反复复,自我觉得效能极低。

因此,打算在今日以对己有利的章节为原则,果断挑选进行。最终还是由于自我的断舍离执行能力足够低,还是挨着页码看完了,重点看了那些标记出来的警语,总体来说还是有些囫囵吞枣。下面就留下些许印象的内容,做了简要的梳理。

作者告诉我们,就像医生、驾驶等行业,丰富年长的经验不等于拥有了精准高超的技能,两者往往不是同一个概念,在后者的实现上,前者实现的功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一定的工作经验只能代表自己选择了从事的行业,并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必备常识,但离工作所在领域的高技能而言,还只是个起步。而后,真正需要的还是对提升技能必需的训练,一二再再而三,及时反馈,及时提升,体现在明确目标中的具体细节。可拆分,可量化的细节的完善,是积累工作技能的最有效的方式。

拿法律来说,需要搞清楚某一门部门法中某一个问题的哪一种情形,如合同法中借款中的逾期还款问题中的未约定利息时的具体逾期利率标准等,很细化,可以用与逾期利息有关的相关概念一一验证,作为对此问题彻底把握的反馈。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具体量化的,记得刚毕业时,那时候初步解除进出入库的用友ERP软件,觉得这个软件的操作使得整个贸易流程便捷、简单、易于查找问题,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后来进入法律圈工作,心想,如果有一款类似ERP那样的审判管理软件,也许我们的工作也可以拆分并细化,这样操作下进行的考核及大数据的积累,更有助于发现司法实践中各类问题的存在,但基于法律属于完完全全的文科范畴,其涉及的整个审判实务操作中几乎少有数据思维的脉络,这样冗繁高难度的软件想必不会出现。然后,社会的进步总是以你想不到的速度在进行,就在我异想天开没多久,2010年左右,我当时所在的单位就开始了大范围地培训试用审判管理系统,直至今天,这样性质的管理软件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司法系统,所有的司法数据,诸如收结案率、长期未结案率、收结案数等等都来自于该平台客观的反应,以及类似案件智能类推,各种法律条文的检索,各种日常考勤等等软件雨后春笋般全部进入司法机关。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了。这再次标明所有你以为的“笼统”都有其自我精细的尺度,总会有一些拥有此项技能的人将这个笼统彻底地拆分,并且够流程、够细化、够精准,便于操作、便于统计、便于发现问题,亦能随时修正不足。那么法律也好、文学也好,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文科领域,如果真要提升,也真的有无限可能将这个目标定义的够量化,拆分到每周每日,才不会让你因暂时不看见自己的进步而及时停止对技能的积累。一个干了三十年审判的司法人员,如果不足够用心、研究案子,那么遇到新型复杂的案件大都也会茫然失措,也许对其论述还不如刚毕业的法律专业学生的见解到位。不进行刻意练习,仅凭工作经验,确实不足以成就一项技能。事实也确实这样,在同一单位坚持数十年而熬到退休的人有千千万,但各行有很深造诣的人竟屈指可数。大多数人是自己在选择做平凡的人,少数人主动选择不做平庸之辈,刻意用心积累自己拥有的技能。我们要努力成为这少数人之中的少数人。

作者还提到意志力,其认为意志力常常是在事实发生之后再赋予这个人的优点。确实是,这个观点像极了一本书提到的激情的概念。他们想表达的意思都是说,意志力、激情这种鼓吹影响个人进步的意识层次的因素所起的巨大作用,而实际上这些词往往用在那些看起来已经成功的人身上。在付出未得到成功验证之前,这些词即使真的发生了效果,但也不会成为这些“快成功之人”的标签。从客观存在角度来讲,人的体内,或者大脑层面,真的也不存在决定意志力、激情这样的基因。这些词足够使人迷惑,飘飘然而找不到低下头来做事的动力。因此,在刻意练习积累自我技能的道路上,不要轻易被这些略带虚幻性质的意志力、激情一类给带偏。沉下心来,做好手头的,做好每一天,就足以。

在挖掘兴趣方面,作者提到,小时候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之间的这种好玩的互动,可能是他们最终对这件事物感兴趣的第一步。个人比较认同。最初的兴趣往往来自于对某件事物的好奇,能够与其很好的反馈、互动,能够一定程度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某一方面与这件事物建立链接,因为爱好所以可以食不宿夜不寐,牵动着自己的神经,这种强烈使得对其靠近、研究、推进成为一种必然。结合自己,就是大宝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并没有足够显现,阅读是较为明显可以确定的兴趣,因此,推崇她的这个兴趣,让阅读伴随着她的成长,当然也会耳濡目染给二宝带来一定程度的熏陶。

刻意练习,描述精髓,科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的气质在作品中均有体现,跨越学科的综合,不愧称为畅销书籍。简言本书,设立目标、走出舒适区、及时反馈。刻意练习,意在成就不凡的自己。

相关文章

  • 浅言“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零星看了几天了,觉得有些晦涩,尤其是里面关于案例的描述,因为真实而吸引人,但因为所属领域够专业,...

  • 浅读《刻意练习》

    单单是题目就很耐人寻味,读罢之后,细细想来,何谓“刻意练习”? 你相信“天才”吗?也许很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这...

  • 浅读《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本质: 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

  • 11月7日周复盘

    完成: 1、听书《刻意练习》、《即兴演讲》✅ 2、参加欢言35天高效训练营 感悟: ❤️从《刻意练习》中学到,普通...

  • 刻意练习的本质

    成甲是《好好学习》的作者。边听他的视频边码字,做了关于刻意练习的笔记,受益匪浅。 一.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思维模...

  •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初读《刻意练习》这本书,前三章便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前三章的阅读,我了解到我们需要刻意练习是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

  •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原理是什么,刻意练习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刻意练习》这...

  • 对刻意练习的思考

    刻意练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刻意练习?如何才能做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什么? 我所说的刻意练习,是混沌大学的线下活...

  • 如何实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定义,如下图: 但同时又出现新问题:如何实施刻意练习?书中虽给出刻意练习的...

  • 2018-07-10day20+《加速》04+21天阅读写作自律

    萌姐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者,也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也是刻意练习的老师。 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言“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xr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