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份,北京天坛有一个《印象莫奈·时光印迹艺术展》,去之前满怀激动的心情,以为能看见莫奈的真迹。
我这个伪艺术派的人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抱着去假装欣赏的态度,也自然不能错过。
结果发现只是数字技术投影,有些失望,但也有收获,毕竟去之前还是熬夜看了好几天关于莫奈的事迹与画作,多少算是对他有了自己的见解。
《日出·印象》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画描绘了在晨雾笼罩中,勒阿佛尔港口日出时的景象。圆形的红日在整体昏暗的景象中极其突出,倒影在水面上形成颤抖的暖光,水面下急促的条形笔触太阳余晖撒下的光影遥相呼应,给人以深刻印象。三只小船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没有细致刻画。远处依稀可见的大量工厂烟囱与浓烟、吊车等景物。一副法国工业发展时期,港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幅画里主要是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出了迷人景色,以及莫奈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
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前对于欧洲各大画派了解不多。因为大多数是画油画,自己对油画也没那么感兴趣。
别人告诉我,印象派的赏画秘籍就是跟着画家学朦胧,我一直觉得印象派的莫奈就像中国上个世纪朦胧派的诗人(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等)。
读莫奈的画就是远观不可亵玩。
画作其实本身不大的,但是绝对不适合近看,因为油画的特点以及印象派的模糊处理,外行人近看局部是看不出什么道道的。我自己也没有接触过油画,也不懂下笔的章法,作画的手段如何,自然不敢近看露怯,只是远远站着观望。
视觉是很神奇的想象,这是印象派借用的原理吧。
其实笔触往往不够融合,颜色之间不够衬托,细看局部怪异十分。整体却有意境得不得了。
都是大脑对视觉的信息处理,我们看到的视线频率是很快的,对颜色也是比较敏感的,我们大脑会选择将所有视野里出现的颜色做一个整合,最后在我们脑中感受到。
这也是我们会很容易发现突兀的色块,也会很好利用色差来达到某种效果,比如你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你的肤色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原理的。
我在北京看这幅画时,真的感觉特别小,也就两张A4一般,但我站到了一米外欣赏。对我这个近视眼来说,真是印象派加上模糊滤镜效果。凑上去感觉画得也不是特别让人喜欢,我后来还是坚持模糊地在一米外,看了这幅画半小时。
要说学到什么绘画技巧,那怎么可能啊!专业的也不敢这么高谈论阔,但是至少欣赏世界名画这一栏里,好歹又学到了一些,多看了些。
至少下一次看见这幅画我能知道它的画作者,知道作家的类别,看见相似的也能联想。毕竟我还不学油画,还是先多多饱眼福,填填肚子里的墨水吧。
往期精彩:
我是青木谷家: 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 青木谷家。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3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