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秦往事之从西北走向中原读书
大秦往事(35):魏国出了个败家子

大秦往事(35):魏国出了个败家子

作者: 斯文卿相 | 来源:发表于2023-04-12 08:19 被阅读0次

秦简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03年,周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魏始成列国;

秦简公十五年,即公元前400年,秦简公死,子秦惠公继位;

秦惠公四年,即公元前396年,魏文侯死,世子魏击继位,是为魏武侯。

之所以记录这些大事,是因为新的君主继位,形势就会发生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对秦魏两国,乃至于对整个儿天下,意义都是相当重大的。

历史上,秦惠公虽然被称之为昏君,但其人还是很有几分血勇的,不甘心秦国一直被魏国压制,所以秦惠公七年,即公元前393年,就针对河西地区发起过一次试探性的反击,然而,有吴起在,有吴起的魏武卒在,他的反击能起什么作用,几个冲锋就被打了回来,从此,又龟缩在洛水对岸舔舐伤口,寻找新的机会去了。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秦惠公隐忍了没多久,机会来了,什么机会?

魏文侯之后,魏国出了个败家子,这个败家子就是魏武侯。

魏武侯魏击虽然靠与秦国作战起家,但也许是仗打得太过顺利,所以继位后,改变国策,放松了对秦国的压制、打击,而是掉头向东、向南,像一个继承了万贯家财的败家子一样,可着劲儿胡乱挥霍起来了。

他怎么个挥霍法?

仰仗魏国强大的军政实力,争夺天下霸权,先后伐赵、伐齐、伐翟、伐楚,四面树敌,忙了个不亦说乎。

当然,这些国家之中,什么赵、齐等都不怎么打紧,也就是三天打两天和,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

唯独这个楚国,为了与之争雄,魏武侯几乎出尽倾国之兵。

魏文侯晚期,双方就开始争斗,到魏武侯时期 ,这种争斗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尤其秦惠公九年,即公元前391年,魏联合韩、赵组成三晋联军,在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大败楚军,并夺走大梁、榆关(河南新郑东北)两城。

这两城对楚国而言,就像秦国的河西,对中原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魏武侯夺走这两座城池,楚国怎么办?

安安心心的退回南方?那怎么可能,经略中原,可是楚国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两城被夺,

楚国彻底给打急眼了,急眼了怎么办?

自然要想尽方法报复,于是,对秦惠公而言,可供经营的缝隙出现了,什么缝隙?

秦惠公虽然没有延续父亲的改革政策,但他却是一个外交高手,知道单以秦国一家的实力是打不过魏国的,打不过就要寻找盟友,自保的同时还要找机会反击。

可当时天下四大强国,晋的地位已被魏国顶替,剩余的齐国、楚国,谁才能成为大秦最忠实的盟友呢?

齐国,因为田氏乱政的缘故,自己政局都动荡不堪,还哪有余暇操心别人;

楚国,春秋时期,为对付晋国,秦楚联盟200余年,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如今还能把这层关系续上吗。

正在秦惠公为如何重续秦楚联盟大费脑筋的时候,魏国夺走了楚国的大梁、榆关,眼见要逼得楚国再度退回南方。

机会来了,秦惠公立刻派使者入楚,向楚国伸出援助之手,对楚国而言,就如瞌睡遇到枕头,自然一拍即合,还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于是,两国愉快结成同盟。

这样,秦国就逮了个机会,乘机崛起了,而这次崛起,能不感谢魏武侯这个败家子吗,是他,的确是他,为什么在秦国还有一口气的时候不狠下死手,而要掉头向东,去争什么天下霸权。

当年吴越两国的教训难道都忘了吗?

要知道,秦魏两家是世仇啊,魏国就这样放过秦国,结果呢?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秦楚结盟以后,魏国又陷入当年晋国两线作战的困境,于是呢,秦国就开始凶猛起来了。

怎么个凶猛法?

楚国经略中原之前,就请求秦国侧后偷袭,以分化三晋的力量,秦惠公当然很开心的答应,而且策略应用的相当巧妙。

秦惠公十年,即公元前390年,楚国与三晋再度开战,秦国乘隙从后背出击,这一次,秦国没有愚蠢的直接攻打魏国,而是选择三晋中较为薄弱的韩国,一战之下,顺利夺取韩国宜阳(河南宜阳西)等六座城池。

秦国已经近五十年没有取得过这样的胜利了,这一仗,对秦国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魏国而言,意义也同样重大,怎么个重大法?

一直被死死压制的秦国居然也有雄起的时候,这不得赶紧把你打趴下。

于是,魏国立刻派兵增援韩国,并于武城(陕西华县东)与秦国展开大战。

是役,双方难分难解,居然打平了,近五十年一直被魏国欺负的秦国居然能与之打个平手,难道世界颠倒了吗?

估计魏国这时候会困惑起来,但他们这时候困惑,好像还早了点,又有人乘隙痛打落水狗了,谁?

以前曾被魏国逼迫的割地求和的齐国,齐国眼见魏国倒霉,便开始乘隙捣乱,乘隙发兵,并夺取了魏国的襄陵。

襄陵是什么地方?

晋国一代英主,晋文公之子,晋襄公的陵墓所在,它有什么意义?

其时晋国公室还在,三晋也因此联为一家,襄陵就是晋的一个象征,历史上,总有些虚伪的帝王将相,尽管作出杀人放火的恶行,但还得打出为天下正义的名声,而这个襄陵,就有这样的意义。

如今连这种地方都被敌国夺走,对魏国的打击自然是相当沉重的。

事已至此,秦惠公信心空前高涨,也许,一连串的胜利使他头脑有些发昏,于是,他便草率的做出一个决定,就这个决定,非但断送了自己一手开创的大好局面,还差点让大秦灭亡。

并因此事,千秋之下,还被人称之为昏君,可这个昏君,秦惠公也挣得太可惜了。

相关文章

  • 你知道吗,王者的格局是这样的

    在连续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范睢提出与魏结盟,攻打赵国。为了达到与魏国快速结盟的目的,让太子到魏国做质子。秦王采...

  • 大秦之磨刀石魏国

    秦国收拾完楚国之后,战略重心开始发生变化,《秦本纪》记载,在秦昭襄王三十一年的时候,白起攻打魏国,夺取了两座城池。...

  • 七大战国之一魏国灭

    这里的魏国指的是战国时代的魏国,三晋之一。《大秦帝国》读至尾声,秦国已经蓄势待发,扫六合之势势如破竹。先后灭了偏好...

  • 祖上积德的一点感悟

    读史明智啊,最近看大秦帝国读到商鞅变法那一段。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非常穷的,当时强大富裕的国家是魏国。魏国经过三...

  • 职场进阶,商鞅教你这三点!

    地铁上,继续读《大秦帝国》。秦孝公时期,赢渠梁刚继位不久,魏国号召六国会盟,意在瓜分秦国。魏国三朝宰相公叔痤,临终...

  • 《大秦帝国》之六国谋秦

    今天看了《大秦帝国》六国谋秦,话说秦献公在对魏国的一场战争中受伤身亡,同时秦国也俘虏了魏国的丞相公叔痤,秦太...

  • 舴艋一舟🚣🏻一场大火,让我们进步了多少

    圆明园的一场大火,让我们羸弱的国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大秦帝国》中,盛极一时的大魏国...

  • 大秦帝国之魏国公子魏卬

    上将军庞涓在魏国独揽兵权,成为天下最出名的将军。可仕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官场,他遇到了一个劲敌--公子卬。公子卬是...

  • 只要你豁的出去,没有办不成的事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 拆书&读书笔记(2) 01 秦国、魏国在少梁之战结束,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庞涓集结韩、赵、齐...

  • 2019-06-26

    一个…败家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往事(35):魏国出了个败家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bnddtx.html